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之中,距地球最遠的就是冥王星了。人們透過地球發射的航天探測器測算才知道,冥王星的直徑大致為3000千米,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扁長橢圓形的。冥王星有一個叫做尖隆的同步衛星,直徑達到150千米,但是它的亮度卻非常暗,即使在地面上使用高倍的天文望遠鏡也很難觀測到它。
為了探索冥王星是不是太陽系內的行星,美國的太空總署決定在2001年3月發射一艘名為“冥王星快達號”的宇宙飛船飛往冥王星進行探索。這個探險計劃,還比較有趣,因為它起因於一枚郵票。
在1991年那年,美國的郵政署就發行了10枚太空探險計劃的郵票,在每枚郵票上都印上了去該星球探險的宇宙飛船的影象,只有冥王星的那枚郵票除外,並且還在上面加印了幾個字:尚未探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們決心要儘快的進行探險。計劃飛往探險的宇宙飛船在2001年發射之後,如果以每秒鐘20千米的高速度飛行的話,從地球至冥王星大約需要10年到13年的時間,這和以前的宇宙飛船行進的速度相比已經快的多了。
發射了這艘科學船後,美國太空總署計劃使用俄羅斯的“閃電”火箭和“聯盟二號”火箭,並且希望科學船最終到達距冥王星32千米的範圍之內,便於進一步的驗證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冥王星照片來推知這個星球是由氮氣與其它氣體組成的稀薄大氣層的一些事實。
“冥王星快達號”科學船的探測任務有以下幾個:一就是探測冥王星的化學成分與地質,包括火山活動、地殼移動與隕石坑的分佈情況在內;二就是繪畫出被照亮的冥王星的半球地圖;三就是對冥王星的大氣進行探測。
由於2020年以前的冥王星正好遠離太陽,溫度逐漸的下降,這是探測研究冥王星的最好機會,不然,一旦錯過了良機,要想取得同樣的研究資料還要再等上2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