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為什麼大河的入海處有三角洲?

大家知道黃河每年輸沙量基本上是16億噸左右。你知道嗎?全世界每年河流的輸沙量是160億立方千米左右。這些泥沙都去了哪裡呢?


原來河流輸沙是有規律的:那些非常細小的沙粒可以像澱粉摻在米湯裡,隨著水一起流動。稍微大的顆粒停留在稍微靠近中游的地方,大顆粒有時還會留在河流的出水口旁邊。這是因為河流從上游到下游,河流的寬度在增加,加大,流速漸漸減慢,它攜帶泥沙的能力就變得越來越小,所以出現以上的情況。


河流的水流入大海時,水流慢慢分散,流速驟然減小,再加上潮水的不斷湧入,更加阻礙河水流入大海的速度和時間,於是大量泥沙沉積下來,越積越多,最後露在水面。如果我們從高空中看河流入海口的話,會發現一塊形狀像三角形,頂部指向上游,底邊為其外緣的陸地,人們稱之為“三角洲”。三角洲的面積都很大,土層肥沃,表面平滑、土質肥沃。三角洲是地質變遷、滄海桑田的見證者,又是全世界各國經濟、人口、文化最為集中,最發達的地區。


世界上著名的三角洲是尼羅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多瑙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等等,我國的長江三角洲是因為長江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堆積成的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的頂部在鎮江,底邊漸漸向東擴大,一直到海邊。長江每年基本上攜帶4億~5億噸左右的泥沙流入大海。長江到入海口流速在減緩,物理、化學環境不斷變化,使大量的泥沙在河口沉積下來,形成了著名的長江三角洲。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