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周書·洪範

洪範原文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十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强,子孙其逢,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八、庶征: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庑。一极备,凶;一极无,凶。曰休征;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暘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暘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民,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分器】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洪範譯文

  周文王十三年,武王詢問箕子。武王就說道:“啊!箕子,上帝庇廕安定下民,使他們和睦相處,我不知道那治國常理的規定方法。”

  箕子就回答說:“我聽說從前,鯀堵塞洪水,胡亂處理了水、火、木、金、土五種用物。上帝震怒,不賜給鯀九種大法,治國的常理因此敗壞了。後來,鯀被流放死了,禹於是繼承興起。上帝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的常理因此定了下來。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認真做好五事。第三是努力施行八種政務。第四是合用五種記時方法。第五是建事使用皇極。第六是治理使用三種品德的人。第七是尊用以卜考疑的方法。第八是經常注意使用各種徵兆。第九是憑五福鼓勵臣民,憑六極警戒臣民。

  “一、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向下潤溼,火向上燃燒,木可以彎曲、伸直,金屬可以順從人意改變形狀,土壤可以種植百穀。向下潤溼的水產生鹹味,向上燃燒的火產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產生酸味,順從人意而改變形狀的金屬產生辣味,種植的百穀產生甜味。

  “二、五事:一是容貌,二是言論,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容貌要恭敬,言論要正當,觀察要明白,聽聞要廣遠,思考要通達。容貌恭敬就能嚴肅,言論正當就能治理,觀察明白就能昭晰,聽聞廣遠就能善謀,思考通達就能聖明。

  “三、八種政務:一是管理民食,二是管理財貨,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居民,五是管理教育,六是治理盜賊,七是管理朝覲,八是管理軍事。

  “四、五種記時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星辰的出現情況,五是日月執行所經歷的周天度數。

  “五、君王的法則,君王建立政事要有法則:掌握五福,用來普遍地賞賜給臣民,這樣,臣民就會尊重您的法則。貢獻您保持法則的方法:凡是臣下不要有邪黨,百官不要有私相比附的行為,只有把君王作榜樣。凡是臣下有計謀有作為有操守的,您就惦念他們。行為不合法則,但沒有陷入罪惡的人,你就成就他們;假若他們和悅溫順地說:“我遵行美德。”您就賜給他們好處,於是,臣民就會思念君王的法則。不虐待無依無靠的人,而又不畏顯貴,臣下這樣有才能有作為,就要讓他獻出他的才能,國家就會繁榮昌盛。凡那些百官之長,既然富有經常的俸祿,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有好處,於是臣民就要責怪您了。對於那些沒有好德行的人,您即使賜給他們好處,將會使您受到危害。不要不平,不要不正,要遵守王令;不要作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作威惡,要遵行正路。不要行偏,不要結黨,王道坦蕩;不要結黨,不要行偏,王道平平;不要違反,不要傾側,王道正直。團結那些守法之臣,歸附那些執法之君。君王,對於皇極的廣泛陳述,要宣揚教導,天帝就順心了。凡是百官,對於皇極的敷言,要遵守實行,用來接近天子的光輝。天子作臣民的父母,因此才做天下的君王。

  “六、三種品德:一是正直,二是過於剛強,三是過於柔弱。中正和平,就是正直;強不可親就是剛克;和順可親就是柔克。應當抑制剛強不可親近的人,推崇和順可親的人。只有君王才能作福,只有君王才能作威,只有君王才能享用美物。臣子不許有作福、作威、美食的情況。假若臣子有作福、作威、美食的情況,就會害及您的家,亂及您的國。百官將因此傾側不正,百姓也將因此發生差錯和疑惑。

  “七、用卜決疑:選擇建立掌管卜筮的官員,教導他們卜筮的方法。龜兆有的叫做雨,有的叫做霽,有的叫做蒙,有的叫做驛,有的叫做克;卦象有的叫做貞,有的叫做悔,共計有七種。龜兆用前五種,占筮用後兩種,根據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凶。設立這種官員進行卜筮。三個人占卜,就聽從兩個人的說法。你若有重大的疑難,你自己要考慮,再與卿士商量,再與庶民商量,再與卜筮官員商量。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卿士贊同,庶民贊同,這叫大同。這樣,自身會康強,子孫會昌盛,很吉利。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而卿士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卿士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你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庶民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你反對,卿士反對,也吉利。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反對,卿士反對,庶民反對,在國內行事就吉利,在國外行事就不吉利。龜卜、蓍筮都與人意相違,不做事就吉利,做事就兇險。

  “八、一些徵兆:一叫雨,一叫晴,一叫暖,一叫寒,一叫風。一年中這五種天氣齊備,各根據時序發生,百草就茂盛,一種天氣過多就不好;一種天氣過少,也不好。君王行為美好的徵兆:一叫肅敬,就象及時降雨的喜人;一叫修治,就象及時晴朗的喜人;一叫明智,就象及時溫暖的喜人;一叫善謀,就象及時寒冷的喜人;一叫通聖,就象及時颳風的喜人。君王行為壞的徵兆:一叫狂妄,就象久雨的愁人;一叫不信,就象久晴的愁人;一叫逸豫,就象久暖的愁人;一叫嚴急,就象久寒的愁人;一叫昏昧,就象久風的愁人。君王之所視察,就象一年包括四時;卿士就象月,統屬於歲;眾尹就象日,統屬於月。假若歲、月、日、時的關係沒有改變,百穀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傑出的人才因此顯揚,國家因此太平安寧。假若日、月、歲、時的關係全都改變,百穀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傑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百姓好比星星,有的星喜歡風,有的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就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就要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九、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三是健康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六種不幸的事: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邪惡,六是不壯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