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三·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原文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猕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

孟嘗君有舍人而弗悅譯文

  孟嘗君有個舍人,孟嘗君不敬重他,想要趕他走。魯連對孟嘗君說:猿猴離開樹木居住在水上,那麼它們就不如魚鱉;經歷險阻攀登危巖,那麼千里馬就不如狐狸。曹沫高舉三尺長的寶劍劫持齊桓公,一軍人馬都不如他的威力;假如曹沫放下三尺長劍,而拿起鋤草用具與農夫在田地中幹活,那麼他就趕不上農夫。因此做事舍其所長,用其所短,就是聖明的堯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如今讓人幹他不會幹的,幹不來就認為他不才;教人做他做不了的,做不來就認為他笨拙。笨拙的就斥退他,不才的就拋棄他,假使人人驅逐不能相處的人,將來又要互相傷害報仇,難道不是為世人立了一個戒條嗎!”孟嘗君說:“好。”於是就不驅逐那個舍人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