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燕二·或獻書燕王

或獻書燕王原文

  或献书燕王:“王而不能自恃,不恶卑名以事强,事强可以令国安长久,万世之善计。以事强而不可以为万世,则不如合弱。将奈何合弱不能如一,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

  “比目之鱼,不相得则不能行,故古之人称之,以其合两而如一也。今山东合弱而不能如一,是山东之智不如鱼也。又譬如车士之引车也,三人不能行,索二人,五人而车因行矣。今山东三国弱而不能敌秦,索二国,因能胜秦矣。然而山东不知相索,智固不如车士矣。胡与越人,言语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凌波,至其相救助如一也。今山东之相与也,如同舟而济,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三物者,人之所能为也,山东之主遂不悟,此臣之所为山东苦也。愿大王之熟虑之也。

  “山东相合,之主者不卑名,之国者可长存,之卒者出士以戍韩、梁之西边,此燕之上计也。不急为此,国必危矣,主必大忧。今韩、梁、赵三国以合矣,秦见三晋之坚也,必南伐楚。赵见秦之伐楚也,必北攻燕。物固有势异面患同者。秦久伐韩,故中山亡;今久伐楚,燕必亡。臣窃为王计,不如以兵南合三晋,约戍韩、梁之西边。山东不能坚为此,此必皆亡。”

  燕果以兵南合三晋也。

或獻書燕王譯文

  有人向燕王送上書信說:“大王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儲存國家,不如不在乎名聲的卑賤侍奉強國,假如侍奉強國可以使國家長久安定,也是澤被萬世的上策。認為侍奉強國不能奠定萬世基業,那就不如聯合弱國,只是無法把弱國聯合起來,使它們行動如一,這是臣下為山東各國感到遺憾的。比目魚,兩眼不在一側就不能遊動,古人所以這樣稱呼它,是因為它能合二如一。如今山東弱國聯合卻不能步調一致,這就看出山東六國人的才智趕不上比目魚。又譬如車伕駕車,三個人各行其事車就不能走,綁上聰個人,這樣就是有五人乘車,車也會走的。現在山東任意三個國家都不能單獨對抗秦國,但隨便聯合兩個國家,就都能戰勝秦國。然而山東各國卻不知道互相聯合,才智當然還不如車伕。胡人和越國人,言語不能互相明白,想法不能溝通,一同乘船航行在波濤之上,也會互相幫助像一個人一樣。如今山東各國互相聯合,正像同舟共濟一樣,秦兵一旦到來,不能互相救助像一個整體,才智又趕不上胡人、越國人。以上三件事,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山東各國的國君卻不能領悟,這是臣下為山東各國感到遺憾的。希望大王仔細想一想這件事。

  “山東各國互相聯合,傲國君的就不會使名聲卑賤,國家也可以長存直到永遠。派兵戍守韓、魏兩國的西部邊境,這是燕國的上策。不趕快這樣做,國家一定很危險,國君一定有大患。現在韓、魏、趙三國已經聯合了,秦囤看到三國如此堅定如一,必定會向南進攻楚國。趙國看到秦國進攻楚國,一定會向北進攻燕國。事情本來就有形勢不同而禍患相同的情況。秦國長期進攻韓國,所以中出國被趙國滅亡了;如今秦國如果長時間進攻楚國,燕國一定要被趙國滅亡。臣下私下為大王考慮,不如把軍隊同南面的韓、魏、趙三國軍隊聯合,訂約戍守韓、魏兩國西部邊境。山東各國如不能堅定不移地這樣做,這些國家一定會全部滅亡。”燕國果然把軍隊同南面的韓、魏、趙三國軍隊聯合在一起。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