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ú gōng yīng | 注音 | ㄆㄨˊ ㄍㄨㄥ ㄧㄥ |
首字母 | pg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蒲公英、蒲公英花、風車草、飛絮、飛瓣、飛花、飛絮草、風車菊、飛瓣草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又稱黃花地丁”。雙子葉植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株中有白色乳汁。葉倒披針形。秋季開黃花。果實成熟時像白色絨球,能隨風飛揚。全草可入藥,能清熱解毒。 |
蒲公英(拉丁學名:Taraxacum mongop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鍾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