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夏稅 夏稅的意思 夏稅怎麼讀
“夏稅”詞語拼音為:xià shuì,注音:ㄒㄧㄚˋ ㄕㄨㄟˋ,首字母:xs,“夏稅”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夏租、夏糧、夏貨,反義詞:秋稅、秋糧,基本解釋:1.田賦名稱。唐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徵收,稱為夏稅和秋稅。 2.建中元年行兩稅法後,規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宋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徵,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徵,十二月半納畢。元代在江南仿唐代兩稅法徵稅。明代規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後,夏稅﹑秋糧大都徵銀。清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徵收。
拼音 xià shuì 注音 ㄒㄧㄚˋ ㄕㄨㄟˋ
首字母 xs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夏租、夏糧、夏貨
反義詞 秋稅、秋糧
基本解釋 1.田賦名稱。唐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徵收,稱為夏稅和秋稅。 2.建中元年行兩稅法後,規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宋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徵,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徵,十二月半納畢。元代在江南仿唐代兩稅法徵稅。明代規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後,夏稅﹑秋糧大都徵銀。清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徵收。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夏霜
下一個詞語: 夏臺
夏稅”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夏稅 :xià shuì

1.田賦名稱。唐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徵收,稱為夏稅和秋稅。 2.建中元年行兩稅法後,規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宋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徵,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徵,十二月半納畢。元代在江南仿唐代兩稅法徵稅。明代規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後,夏稅﹑秋糧大都徵銀。清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徵收。 夏稅一升六合,共田六畝二分四厘科糧一石,外夏稅一斗。比之鄰壤臨江、吉安、瑞州等府縣每田一畝五升三合起科,該田一十八畝科糧一石,又無夏稅,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