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īng jì wù zhí | 注音 | ㄒㄧㄥ ㄐㄧˋ ㄨˋ ㄓˋ |
首字母 | xjwz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星際物質、星際介質、星際空間、星際物質質、星際空間物質、星際空間介質 | ||
反義詞 | 地球物質、地球空間、地球大氣、地球環境 | ||
基本解釋 | 恆星間密度極稀的物質。包括佔90%的氣體和10%的塵埃微粒,以及宇宙線和磁場。氣體主要由氫、氦組成。塵埃是直徑只有幾十萬分之一厘米的固態質點。平均密度為1個粒子/立方厘米。既是形成恆星的材料,又是恆星演化的產物。 |
星際物質(縮寫為ISM)是存在於星系和恆星之間的物質和輻射場(ISRF)的總稱。星際物質在天文物理的準確性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因為它是介於星系和恆星之間的中間角色。
恆星在星際物質密度較高的分子云中形成,並且經由行星狀星雲、恆星風、和超新星獲得能量和物質的重新補充。換個角度看,恆星和星際物質的相互影響,可以協助測量星系中氣體物質的消耗率,也就是恆星形成的活耀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