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佛像面部。
《太平廣記》卷一一六引《冥祥記》:“ 唐 貞觀 二十年,徵 龜茲 。有薛孤訓者,為行軍倉曹,軍及屠 龜茲後,乃於精舍剝佛面金。”
《水滸傳》第八三回:“那軍校道:‘皇帝賜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減了。不是我們爭嘴,堪恨你這廝們無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通俗編·釋道》:“《湧幢小品》:諺雲:‘佛面上刮金’,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