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fán ěr dēng zhàn yì | 注音 | ㄈㄢˊ ㄦˇ ㄉㄥ ㄓㄢˋ ㄧˋ |
首字母 | fedz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凡爾登戰鬥、凡爾登戰爭、凡爾登戰場、凡爾登戰事 | ||
反義詞 | 和平、和解、停戰、休戰 | ||
基本解釋 |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戰役。1916年,德軍進攻法國東北部的最大要塞凡爾登,想從中央一舉突破法軍防線,法軍頑強防守,粉碎了德軍的計劃。此役雙方損失約一百萬人。從此,凡爾登”成為堅固堡壘的代名詞。 |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初,德意志帝國統帥部決定把戰略重點西移,德軍總參謀長埃裡希·馮·法金漢將打擊目標定在法國境內著名要塞凡爾登。凡爾登是英法軍隊戰線的突出部,它像一顆伸出的利牙,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側翼形成嚴重威脅,德、法在這裡曾有過多次交手,但德軍皆未能奪取要塞。如果此次德軍能一舉奪取凡爾登,必將沉重打擊法軍士氣。同時,佔領了凡爾登,也就打通了德軍邁向巴黎的通道,佔領了巴黎,法國就不攻自滅了,剩下的英、俄兩軍就不足為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