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吳書·妃嬪傳

妃嬪傳原文

  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本吴人,徙钱唐,早失父母。与弟景居。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

  景常随坚征伐有功,拜骑都尉。袁术上景领丹杨太守,讨故太守周昕,遂据其郡。

  孙策与孙河、吕范依景,合众共讨泾县山贼祖郎。郎败走。会为刘繇所迫,景复北依术,术以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讨樊能、于麋于横江,又击笮融、薛礼于秣陵。时策被创牛渚,降贼复反,景攻讨,尽禽之。从讨刘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贲到寿春报术。术方与刘备争徐州,以景为为广陵太守。术后僭号。策以书喻术,术不纳,便绝江津,不与通,使人告景。景即委郡东归,策复以景为丹扬太守。汉遣议郎王誧衔命南行,表景为扬武将军,领郡如故。

  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建安七年,临薨,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合葬高陵。

  八年,景卒宫,子奋授兵为将,封新亭侯,卒。子安嗣,安坐党鲁王霸死。奋弟祺嗣,封都亭侯,卒。子纂嗣。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诛,并遇害。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煚,汉尚书郎、徐令。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早卒。后十余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余卷。

  吴主权徐夫人,吴郡富春人也。祖父真,与权父坚相亲,坚以妹妻真,生琨。琨少仕州郡,汉末扰乱,去吏,随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坚薨,随孙策讨樊能、于糜等于横江,击张英于当利口。而船少,欲驻军更求。琨母时在军中,谓琨曰:“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如何可驻邪?宜伐芦苇以为泭,佐船渡军。”琨具启策,策即行之。众悉俱济,遂破英,击走笮融、刘繇,事业克定。策表琨领丹杨太守,会吴景委广陵来东,复为丹杨守。琨以督军中郎将领兵,从破庐江太守李术,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后从讨黄祖,中流矢卒。

  琨生夫人,初适同郡陆尚。尚卒,极为讨虏将军在吴,聘以为妃,使母养子登。后权迁移,以夫人妒忌,废处吴。积十余年,权为吴王及即尊号,登为太子,群臣请立夫人为后,权意在步氏,卒不许。后以疾卒。兄矫,嗣父琨侯,讨平山越,拜偏将军,先夫人卒,无子。弟祚袭封,亦以战功至(于)芜湖督、平魏将军。

  吴主权步夫人,临淮淮阴人也。与丞相骘同族。汉末,其母携将徙庐江,庐江为孙策所破,皆东渡江,以美丽得幸于权,宠冠后庭。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

  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近,故久见爱待。权为王及帝,意欲以为后,而群臣议在徐氏,权依违者十余年,然宫内皆称皇后,亲戚上疏称中宫。及薨,臣下缘权指,请追正名号,乃赠印绶,策命曰:“惟赤乌元年闰月戊子,皇帝曰:呜呼皇后,惟后佐命,共承天地。虔恭夙夜,与朕均劳。内教修整,礼义不愆。宽容慈惠,有淑懿之德。民臣悬望,远近归心。朕以世难未夷,大统未一,缘后雅志,每怀谦损。是以于时未授名号,亦必谓后降年有永,永与朕躬对扬天休。不寤奄忽,大命近止。朕恨本意不早昭显,伤后殂逝,不终天禄。愍悼之至,痛于厥心。今使使持节丞相(醴陵亭侯雍)奉策授号,配食先后。魂而有灵,嘉其宠荣。呜呼哀哉!”葬于蒋陵。

  吴主权王夫人,琅邪人也。夫人以选入宫,黄武中得幸,生(孙)和,宠次步氏。

  步氏薨后,和立为太子,权将立夫人为后,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谮毁。及权寝疾。

  言有喜色,由是权深责怒,以忧死。和子皓立,追尊夫人曰大懿皇后,封三弟皆列侯。

  吴主权王夫人,南阳人也。以选人宫,嘉禾中得幸,生(孙)休。及和为太子,和母贵重,诸姬有宠者,皆出居外。夫人出公安,卒,因葬焉。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怀皇后,改葬敬陵。王氏无后,封同母弟文雍为亭侯。

  吴主权潘夫人,会稽句章人也。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得幸有娠,梦有以龙头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孙)亮。赤乌十三年,亮立为太子,请出嫁夫人之姊,权听许之。明年,立夫人为皇后。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谮害袁夫人等甚众。权不豫,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侍疾疲劳,因以羸疾,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托言中恶。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权寻薨,合葬蒋陵。孙亮即位,以夫人姊婿谭绍为骑都尉,授兵。亮废,绍与家属送本部庐陵。

  孙亮全夫人,全尚女也。(尚)从祖母公主爱之,每进见辄与俱。及潘夫人母子有宠,全主自以与孙和母有隙,乃劝权为潘氏男亮纳夫人,亮遂为嗣。夫人立为皇后,以尚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为太常、卫将军,进封永平侯,录尚书事。时全氏侯有五人,并典兵马。其余为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及魏大将诸葛诞以寿春来附,而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并因此际降魏。全熙谋泄见杀,由是诸全衰弱。会孙綝废亮为会稽王,后又黜为候官侯。夫人随之国,居候官,尚将家属徙零陵,追见杀。

  孙休朱夫人,朱据女,休姊公主所生也。赤乌末,权为休纳以为妃。休为琅邪王,随居丹杨。建兴中,孙峻专政,公族皆患之。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佑焉。初,孙和为太子时,全主谮害王夫人,欲废太子,立鲁王,朱主不听,由是有隙。五凤中,孙仪谋杀峻,事觉被诛。全主因言朱主与仪同谋,峻枉杀朱主。休惧,遣夫人还建业,执手泣别。既至,峻遣还休。太平中,孙亮知朱主为全主所害,问朱主死意?全主惧曰:“我实不知,皆据二子熊、损所白。”亮杀熊、损。损妻是峻妹也,孙綝益忌亮,遂废亮,立休。永安五年,立夫人为皇后。休卒,群臣尊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月余,贬为景皇后。称安定宫。甘露元年七月,见逼薨,合葬定陵。

  孙和何姬,丹杨句容人也。父遂,本骑士。孙权尝游幸诸营,而姬观于道中,权望见异之,命宦者召入,以赐子和。生男,权喜。名之曰彭祖,即皓也。太子和既废,后为南阳王,居长沙。孙亮即位,孙峻辅政。峻素媚事全主,全主与和母有隙,遂劝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赐死,嫡妃张氏亦自杀。何姬曰:“若皆从死,谁当养孤?”遂拊育皓及其三弟。皓即位,尊和为昭献皇帝,何姬为昭献皇后,称升平宫,月余,进为皇太后。

  封弟洪永平侯,蒋溧阳侯,植宣城侯。洪卒,子邈嗣,为武陵监军,为晋所杀。植官至大司徒。吴末昏乱,何氏骄僭,子弟横放,百姓患之。故民讹言“皓久死,立者何氏子”

  云。

  孙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胤夷灭,夫人父牧,以疏远徙边郡。孙休即位,大赦,得还,以牧为五官中郎。皓既封乌程侯,聘牧女为妃。皓即位,立为皇后,封牧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后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而夫人宠渐衰,皓滋不悦,皓母何恒左右之。又太史言,于运历,后不可易,皓信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升平宫。牧见遣居苍梧郡,虽爵位不夺,其实裔也,遂道路忧死。长秋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而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绂者多矣。天纪四年,随皓迁于洛阳。

  评曰:《易》称“正家而天下定”。《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诚哉,是言也!远观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由是论之,惟以道义为心、平一为主者,然后克免斯累邪!

妃嬪傳譯文

  (孫破虜吳夫人傳、吳主孫權謝夫人傳、吳主孫權徐夫人傳、吳主孫權步夫人傳、吳主孫權王夫人傳、吳主孫權王夫人傳、吳主孫權潘夫人傳、孫亮全夫人傳、孫休朱夫人傳、孫和何姬傳、孫皓滕夫人傳)

  孫破虜吳夫人傳,破虜將軍孫堅的吳夫人,吳主孫權的母親,本是吳郡人,遷居錢塘,早年失去父母,與弟吳景住在一起。孫堅聽說她有才有貌,想娶她為妻室。

  吳家親戚嫌棄孫堅輕佻狡詐,予以拒絕,孫堅非常慚愧和怨恨。吳夫人對親戚們說:“為何憐愛一個女兒家而惹來禍災呢?如果我遇到一個壞丈夫,也是命中註定。”於是才許婚孫堅,跟孫堅生下四子一女。吳景常跟隨孫堅征戰有功,被任命為騎都尉。袁術上表任吳景兼任丹楊太守,討伐原太守周昕,於是佔據丹楊。孫策與孫河、呂範投靠吳景,合兵共同討伐涇縣山賊祖郎,祖郎失敗逃走。時遇吳景受劉繇逼迫,再返北方依附袁術,袁術用吳景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同討伐樊能、於麋於橫江,又於秣陵攻打笮融、薛禮。其時孫策在牛渚受傷,降賊重新反叛,吳景前往攻討,將他們全部擒獲。又跟隨孫策討伐劉繇,劉繇逃到豫章。孫策派吳景、孫賁前至壽春報告袁術。

  袁術正與劉備爭奪徐州,於是任吳景為廣陵太守。袁術後來僭號稱帝,孫策寫信誡喻他,袁術不聽,孫策便截絕長江渡口,與袁術互不相通,並派人告知吳景。吳景當即放棄廣陵東歸,孫策再以吳景為丹楊太守。漢朝廷派遣議郎王訁甫身負朝廷使命南來,上表舉薦吳景為揚武將軍,兼任郡守照舊。及至孫權年少繼統大業,吳夫人協助他治理軍國大事,作用甚為重大。

  建安七年(202),她臨去世前,召見張昭等人,囑託後事,與孫堅合葬於高陵。建安八年(203),吳景逝於任上。他的兒子吳奮被授兵為將,封爵新亭侯。吳奮死後,兒子吳安繼承爵位。吳安因魯王孫霸的黨案坐罪處死。吳奮弟弟吳祺續嗣爵位。被封為都亭侯。吳祺死後,他的兒子吳纂繼承爵位,吳纂的妻子即滕胤的女兒。滕胤被誅,他們一起遇害。

  吳主孫權謝夫人傳,吳主孫權的謝夫人,會稽郡山陰人。她的父親謝..,漢朝的尚書郎、徐縣縣令。孫權母親吳夫人,為孫權聘謝氏作為妃子,受幸得寵。後來孫權娶姑母的孫女徐氏,想讓謝夫人名位排在徐氏之下,謝夫人不肯,從此失寵,早死。後十幾年,她的弟弟謝承被任命為五官郎中,逐漸升為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作《後漢書》一百多卷。紅潮網

  吳主孫權徐夫人傳(附徐琨傳)吳主孫權的徐夫人,吳郡富春縣人。她的祖父徐真,與孫權父親孫堅關係友好,孫堅將妹妹嫁給徐真,生子徐琨。徐琨年少時在州郡作官,漢末天下大亂,他辭去官職,跟隨孫堅征戰有功,被任命為偏將軍。孫堅去世,他跟隨孫策在橫江討伐樊能、於麋等。在當利口攻打張英,因船少,打算安營駐守尋求船隻。徐琨的母親當時在軍營中,對徐琨說:“恐怕州里會多派出水軍來抵禦,這樣就不利了,怎麼可以駐守不動呢?應當砍伐蘆葦編為筏,輔助船隊渡兵。”徐琨將這些話報告孫策,孫策當即行動,軍隊全部得渡,於是打敗張英,擊潰笮融、劉繇,奠定東吳大業基礎。孫策上表任命徐琨兼任丹楊太守,時逢吳景放棄廣陵東歸,孫策再讓吳景為丹楊太守,而讓徐琨領兵為督軍中郎將。

  徐琨跟隨孫策打敗廬江太守李術,被封為廣德侯,升任平虜將軍。後來隨從孫策征討黃祖,被飛箭射死。徐琨生徐夫人,起初嫁給同郡人陸尚。陸尚死後,孫權以討虜將軍身份在吳郡,就聘她為妃,讓她像母親一樣撫養兒子孫登。後來孫權轉移他處,因為徐夫人妒忌後宮,便廢棄她在吳郡。過了十多年,孫權為吳王並很快稱帝登基,冊立孫登為太子,大臣們奏請立徐夫人為皇后,孫權有意以步夫人為後,故終於沒有答覆他們的請求。後來徐夫人因病去世。她的哥哥徐矯,繼承父親徐琨的侯爵,征討平定山越,被任為偏將軍,在徐夫人之前去世,沒有兒子,由他的弟弟徐祚繼承封號。徐祚也以戰功官至蕪湖都督、平魏將軍。

  吳主孫權步夫人傳,吳主孫權的步夫人,臨淮郡淮陰人,與丞相步騭同一宗族。漢朝末年,她的母親帶著她準備遷徙廬江,廬江被孫策所攻破,於是都東渡長江,以容貌美麗受到孫權的寵愛,其寵蓋過整個後宮。她生有二女,大女兒叫魯班,字大虎,先許配周瑜的兒子周循,後又改嫁全琮;小女兒叫魯育,字小虎,先許配朱據,後又許配劉纂。步夫人生性不懷妒忌之心,對孫權多有推進,故此長時間地受到寵愛。孫權為王以及稱帝,打算立她為王后和皇后,而群臣的意見都是徐氏,孫權違背自己的心願十多年。然而宮中都稱步夫人為皇后,親屬上疏也以中宮相稱。待步夫人去世,大臣們依著孫權的心意,請求追封她皇后的尊號,於是追賜印璽、綬帶,策封說:“赤烏元年(238)閏月初一,皇帝說:嗚呼皇后,思念皇后輔佐天命,與我一道承受天地。日夜恭敬虔誠,與我一樣辛苦勤勞。修養優良品行端莊,從不失卻禮儀。待人寬容慈惠,有賢淑美好之德。全國官民期望景仰,遠近歸心。朕因為戰亂沒有平定,天下尚未統一,也因為皇后本人高尚的情趣,常懷謙讓之心,故此沒有及時地授予名號。還以為皇后一定享有天年,永遠跟著我親身相與稱頌上天的賜福。未料突然之間,她的壽命終止。朕恨自己的本意沒有及早得到顯明,哀傷皇后去世,未能盡享天福。哀悼之至,痛心疾首。現在派使持節丞相醴陵侯顧雍,捧冊授號,與先逝的皇后一樣受祭。魂若有靈,定會讚賞所受恩榮。嗚呼哀哉!”將步夫人安葬在蔣陵。

  吳主孫權王夫人傳,吳主孫權的王夫人,琅王牙郡人。她因選妃入宮。黃武年間得孫權寵愛,生子孫和,其寵僅次於步氏。步氏死後,孫和被冊立為太子,孫權打算立王夫人為皇后,而全公主魯班一向討厭王夫人,故在孫權面前漸漸誣陷誹謗她。到孫權生重病時,就說王夫人顯得很高興,於是孫權狠狠地責罵王夫人。王夫人由此憂鬱而死。孫和的兒子孫皓稱帝后,追封王夫人為“大懿皇后”,她的三個弟弟都受封為侯。

  吳主孫權王夫人傳,吳主孫權的另一位王夫人,南陽人,也是因選妃入宮。嘉禾年間得孫權寵愛,生下兒子孫休。及至孫和被冊立為太子,孫和的母親顯貴一時,其他嬪妃中受寵愛者,都被攆出宮外。王夫人出宮到公安,去世後就安葬在那兒。孫休登帝位後,派遣使者前往公安追尊她為“敬懷皇后”,改葬敬陵。王氏孃家無後人,故封她的同母弟弟文雍為亭侯。

  吳主孫權潘夫人傳,吳主孫權的潘夫人,會稽郡句章縣人。她的父親做過小官,因犯法被處死。潘夫人和姐姐一起被送進皇宮的織室,孫權見了她覺得她與一般女子不一樣,於是召入後宮。得到寵幸後而有身孕,夢見有人將一個龍頭送給自己,自己掩膝而受,由是生下孫亮。

  赤烏十三年(250),孫亮被冊立為太子,潘夫人請求允許自己的姐姐出宮嫁人,孫權答應聽任之。次年,潘夫人被冊立為皇后。她生性陰毒妒嫉,巧於諂媚,自進宮到去世,誣陷加害袁夫人等多人。孫權生病,她派人請教中書令孫弘關於當年呂后專制的事情。在侍候孫權時過分勞累,,故此虛弱而病倒,宮女們待她昏睡後,一起將她勒死,託辭說她暴病身亡。後來事情洩露,由此被處死六七人。孫權不久去世,潘夫人與他合葬於蔣陵。孫亮登帝位,任命潘夫人的姐夫譚紹為騎都尉,授以兵權。孫亮被廢黜後,譚紹及其家屬被遣返原籍廬陵郡。

  孫亮全夫人傳,孫亮的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兒。她的叔祖母全公主很喜歡她,每次進宮都帶她一起去。及至潘夫人母子得到寵愛,全公主自認為與孫和的母親有矛盾,於是勸孫權為潘夫人所生兒子孫亮娶全夫人,孫亮於是被立為太子。全夫人被冊立為皇后,孫亮任命全尚為城門校尉,封爵都亭侯,代替滕胤為太常、衛將軍,晉封為永平侯,錄尚書事。當時全家一門封侯五人,全都管掌軍隊,其餘的為侍郎、騎都尉,護衛在皇帝左右,自東吳立國以來,外戚貴盛顯赫沒有一家比得上的。及至魏國大將諸葛誕獻出壽春城歸附東吳,而全懌、全端、全..、全儀等卻乘此機會都投降魏國,全熙因計謀洩露被殺,自是全氏家族開始衰敗。時逢孫綝廢黜孫亮,貶他為會稽王,後再貶他為候官侯。全夫人隨從他到封地,定居在候官。全尚將家屬遷徙到零陵郡,被追殺於其地。

  孫休朱夫人傳,孫休的朱夫人,朱據的女兒,孫休的姐姐朱公主所生。

  赤烏末年(250),孫權為孫休娶朱氏為妃。孫休為琅王牙王,朱夫人隨居丹楊。建興年間,孫峻專擅朝政,王公家族都視他為禍害。全尚的妻子即是孫峻的姐姐,故此只有這位全公主幫助孫峻。起初,孫和當太子時,全公主誣陷誹謗王夫人,想廢除孫和,而立魯王為太子。朱公主不同意,故此兩人有了怨恨。五鳳年間,孫儀設謀殺孫峻,事情發覺後被處死。全公主因此說朱公主與孫儀同謀,孫峻枉殺朱公主。孫休很害怕,遣送朱夫人回建業,執手哭泣而告別。即到建業,孫峻又將她遣送回孫休身邊。太平年間,孫亮知道朱公主被全公主所陷害,就追問朱公主的死因,全公主害怕說:“我實在不知,都是朱據的兩個兒子朱熊、朱損說的。”孫亮殺死朱熊、朱損。朱損的妻子是孫峻的妹妹,孫綝更加忌恨孫亮,於是廢黜孫亮,改立孫休。

  永安五年(262),孫休冊立朱夫人為皇后。孫休去世,群臣尊朱夫人為皇太后。孫鰑即位剛一個多月,就貶她為景皇后,居住的後宮為安定宮。

  甘露元年(265)七月,被逼而死,與孫休合葬於定陵。

  孫和何姬傳孫和的何姬,丹楊郡句容縣人。父親何遂,本為騎士出身。孫權曾巡遊各軍營地,何姬在路旁觀看,孫權望見她,見她長得不同一般,於是命令宦官將她召入宮中,賜給兒子孫和。後來生個男孩,孫權大喜,取名為彭祖,這就是孫皓。太子孫和被廢黜後,後為南陽王,居住長沙。孫亮即位,孫峻輔佐朝政。孫峻一向討好全公主,全公主與孫和的母親不和,於是勸說孫峻將孫和遷居到新都,派使者賜孫和死,孫和嫡妃張氏也自殺身亡。何姬說:“如果都跟著去死,誰人來撫孤育小?”於是撫養孫鰑及他三個弟弟。孫皓即位以後,追尊孫和為“昭獻皇帝”,尊何姬為“昭獻皇后”,所居後宮為昇平宮。一個多月後,晉封何姬為皇太后。又冊封何氏的弟弟何洪為永平侯,何蔣為溧陽侯,何植為宣城侯。何洪去世,他的兒子何邈繼承爵位,為武陵監軍,後被晉軍所殺。何植官至大司徒。吳末昏亂,何氏驕橫犯上,子弟們橫行霸道,百姓們以他們為禍患。故此民間訛傳說“孫皓已久死,立者何氏子”。

  孫皓滕夫人傳,孫皓的滕夫人,是已故太常滕胤的族女。滕胤被滅族後,夫人的父親滕牧,因為與滕胤關係疏遠而被遷徙到邊僻郡地。孫休即位後,大赦全國,故滕牧一家由此得還,孫休任命滕牧為五官中郎。孫皓被封為烏程侯,娶滕牧女兒為妃。孫皓繼位登基後,冊立滕夫人為皇后,封滕牧為高密侯,任命他為衛將軍,總領尚書事務。後來朝臣們考慮到滕牧是皇帝的親尊貴戚,常推舉他向皇帝孫皓諫諍。而滕夫人所受寵幸漸漸喪失,孫皓對她日益不歡喜,孫皓母親何姬常左右著他的行為。又太史說,於國家運數而言,皇后不可更換,孫皓迷信巫覡,故此滕夫人才未被廢黜,常年供養在昇平宮。滕牧被遣發至蒼梧郡,雖說他的爵位沒有被奪,其實也即是流放,於是他在前往蒼梧的途中憂鬱而死。皇后宮中的官員,都不過湊數而已,只是滕夫人仍與過去一樣能接受朝賀和上表上疏。而孫皓的各位嬪妃,大多佩帶著皇后璽、紱。天紀四年(280),滕夫人隨孫皓被迫遷到洛陽。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