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東周·周文君免士工師藉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原文

  周文君免士工师藉,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

  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疆,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周文君免士工師藉譯文

  周文君免除了工師籍的職務,而該用呂倉為相國,周國民眾對呂倉表示不滿。周文君為此感到很憂慮。這時呂倉的說客對周文君說:

  “國家每做一件事必然是有毀謗也有讚美,忠臣把毀謗都加在自己身上,而把讚美都歸於君主。宋國的君主強佔百姓耕作時間建造自己的遊樂臺,而遭到人民強烈地非議,這主要是由於沒有忠臣代他受過。後來,忠誠代他受過的大臣子罕辭去相位而改任司空,人民就非議子罕,而讚美宋君。

  在齊恆公的宮中,一共擁有7個市場和700個妓院,齊國人都斥責他,於是齊國相國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家築臺,並命名為“三歸臺”,目的就是為桓公掩飾過錯,自己並非有意傷害民心。

  《春秋》一書記載臣子殺死君主的事可以百數計算,他們都是很受讚譽的大臣。由此可見,重臣享有盛名,並非國家之福。所以常言道,‘眾多成強,增高成山’。”周文君才沒有免去呂倉相國的職位。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