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圍困趙國都城邯鄲。魏安?王派大將晉鄙將軍援救趙國,但魏王與晉鄙都畏懼秦軍,所以魏軍駐紮在魏趙接壤的蕩陰,不敢前進。
魏王又派客將軍辛垣衍秘密潛入邯鄲城,透過平原君對趙王說:“秦國之所以加緊圍攻邯鄲的原因,是因為先前它與齊王互相爭強逞威稱帝,後來齊王去掉帝號。因為齊國不稱帝,所以秦國也取消了帝號。如今,齊國日漸衰弱,只有秦國能在諸侯之中稱雄爭霸。可見,秦國不是為了貪圖邯鄲之地,其真正目的是想要稱帝。如果趙國真能派譴使者尊崇秦昭王為帝,秦國肯定會很高興,這樣秦兵就會自解邯鄲之圍。”平原君一直很猶豫,沒有作出決定。
這個時候,魯仲連恰巧到趙國遊歷。正碰上秦軍圍攻邯鄲,他聽說魏國想要讓趙國尊崇秦王為帝,就去見平原君說:“事情現在怎樣了?”平原君回答說:“我趙勝現在還敢談戰事?趙國的百萬大軍戰敗於長平,秦軍現在又深入趙國,圍困邯鄲,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使他們離去。魏王派客將軍辛垣衍叫趙國尊秦為帝,現在辛將軍就在邯鄲,我還能說什麼呢?”魯仲連說:“剛開始我一直以為您是諸侯國中聖明的貴公子,今天我才知道您並不賢明。魏國來的那位叫辛垣衍的客人在哪裡?請讓我為您當面去斥責他,讓他回到魏國去。”平原君說:“那我就把他叫來跟先生您見見面吧!”平原君於是就去見辛垣衍,說:“齊國有位叫魯仲連的先生,他現在正在這裡,我把他介紹給您,讓他來跟你見見面。”辛垣衍說:“我已聽說過魯仲連先生,他是齊國的高尚賢明之士。而我辛垣衍,魏王的臣子,此次出使是擔負有重要職責的,我不想見魯仲連先生。”平原君說:“我已經把你在這裡的訊息告訴他了。”辛垣衍不得已,答應去見魯仲連。
魯仲連見到辛垣衍後,沒有首先開口。辛垣衍說:“據我觀察,居住在這個被圍困的都城中的人,都是有求於平原君的。可現在我一見到先生的儀容相貌,不像是有求於平原君的人,為什麼久留在這個圍城之中而不離開呢?”魯仲連說:“世上那些認為鮑焦(周時隱士,嫉世憤時)是不能自我寬容而死去的人,都是錯誤的。現在一般人不瞭解鮑焦的死因,認為他是為了自身利益而死的。那秦國,是一個拋棄了仁義禮制而崇尚殺敵斬首之功的國家,以權術駕馭臣下,像奴隸一樣役使它的百姓。如果讓秦國肆無忌憚地稱了帝,然後再進一步以自己的政策號令天下,那麼我魯仲連只有跳東海自殺了,我不能容忍做它的順民。我之所以要見將軍,只是想對趙國有所幫助。”
辛垣衍問:“先生您將怎樣幫助趙國呢?”魯仲連說:“我要讓魏國和燕國發兵救趙,而齊國、楚國倒是本來就會幫助它的。”辛垣衍說:“燕國麼,我倒是真的認為它會聽從您的。至於魏國,我就是剛從魏國來的,先生怎麼能使魏國幫助趙國呢?”魯仲連回答:“那是因為魏國還沒有看到秦國稱帝的危害的緣故。如果讓魏國瞭解了這一點,那麼它一定會救助趙國的!”
辛垣衍又問道:“秦國稱帝究竟會有些什麼危害呢?”魯仲連說:“當初齊威王曾施行仁義之政,率領各諸侯國去朝見周天子。當時的周王室又貧窮又衰弱,諸侯們都沒去朝見,只有齊國朝見他。過了一年多時間,周烈王死了,各諸侯國都去弔喪,齊國去得晚了。周室大臣都很生氣,在給齊國的訃告裡說:‘天子駕崩,如同天地塌陷,新天子都親自守喪。而戍守衛東部邊防的諸侯齊國的田嬰竟敢遲到,按理應該殺掉才是。’齊威王勃然大怒,竟然罵道:‘呸!你媽也不過是個奴婢罷了。’結果成了天下的笑柄。齊威王之所以在周天子活著的時候去朝見他,死後卻辱罵他,這實在是因為忍受不了周室過分的苛求啊!然而做天子的,本來就如此,這並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辛垣衍說:“先生您難道沒有見過奴僕嗎?十個僕人跟隨一個主子,難道是因為他們的力量和智慧都勝不過嗎?不,只是由於懼怕主人罷了!”魯仲連問:“這樣說來,魏國和秦國的關係就像是僕人與主子的關係了?”辛垣衍回答:“是的。”魯仲連問:“既然如此,那麼我就可以讓秦王把魏王煮了剁成肉醬!”辛垣衍很不服氣地說:“咳!先生您的話太過分了,您又怎麼能讓秦王把魏王煮了剁成肉醬呢?”魯仲連說:“當然可以,等我講給您聽。從前,鬼侯、鄂侯、文王三個人是商紂王所封的三個諸侯。鬼侯有個女兒很漂亮,所以就把她送進紂的後宮,紂卻認為她醜陋,就把鬼侯剁成肉醬。鄂侯因為此事極力為鬼侯辯護,所以被紂王殺死後製成了肉乾。文王聽說後,長聲嘆息,紂王就把文王囚禁在牖里的庫房裡一百天,還要把它置於死地。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同別人一樣稱王稱帝的人,最後卻落到被人制成肉醬、肉乾的下場呢?
齊王準備去魯國,夷維子駕車隨行。問魯國人:‘您打算用什麼樣的禮節接待我的國君呢?’魯國人回答:‘我們準備用十太牢的規格來款待貴國國君。’夷維子說:‘您怎麼能用這樣的禮節來接待我們的國君呢?我們的國君是天子。天子巡視四方,各諸侯國君都要離開自己的宮室到別處避居,還要交出鑰匙,自己提起衣襟,捧著几案,在堂下侍候天子吃飯。天子吃完飯,諸侯才能告退去處理政務。’魯國人一聽這番話,立刻鎖門下匙,沒有讓他們進城。齊王不能進入魯國,又準備到薛地去,向鄒國借路通行。恰巧在這個時候,鄒國國君死了。滑王想入城弔喪,夷維子就對鄒國的孝子說:‘天子來弔喪,主人一定要把靈柩移到相反的方向,在南邊設立朝北的靈堂,然後讓天子面向南祭弔。’鄒國的大臣們說:‘如果一定要這麼辦,我們就只有以死抗爭了。’所以,齊滑王就沒有膽量進入鄒城。魯國和鄒國的臣子,都很貧寒,生前領不到俸祿,死後又得不到很好的安葬,然而一旦(齊王)委讓他們對其行天子之禮時,他們也都不能接受。
現在秦國是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魏國也是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彼此都是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相互都有稱王的名分,僅僅看到秦國打了一次勝仗,就要尊秦為帝,這樣看來,趙、韓、魏三國的大臣還不如鄒、魯二國的大臣啊!況且秦國一旦順利地實現了它稱帝的野心,會馬上更換各諸侯國的大臣們。他們將撤換他們認為沒有才能的臣子,把職務授與他們認為有才能的人;撤換他們所憎恨的人,把職務授與他們親近的人。他們還會把他們的女兒和那些善於毀賢嫉能的女人配給諸侯充當妃嬪,日夜讒毀。這樣的女人進入魏王的王宮裡,魏王還能安安然然地過日嗎?而將軍您又怎麼能繼續像原來那樣受寵信呢?”
於是,辛垣衍站起身來,向魯仲連拜了兩拜,道歉說:“起初我還以為先生是個平庸之輩,如今我才知道先生是能經緯天下計程車人呀!請讓我離開這裡,我不敢再說尊秦為帝的事了。”秦國的將軍聽說這件事後,把圍困邯鄲的部隊撤退了五十里。恰巧這時魏國的公子無忌奪取了晉鄙的兵權,率領軍隊前來援救趙國,進攻秦軍。秦軍撤退,離開了邯鄲。這時,平原君想封賞魯仲連。魯仲連再三辭讓,始終不肯接受。平原君就擺酒宴款待他。當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平原君站起身來,上前用千金向魯仲連祝福。魯仲連笑著說:“天下之士所看重的,是替人排除憂患,解除危難,排解紛亂而不收取任何報酬。如果說收取報酬,那就和買賣人沒有什麼區別了。我魯仲連不忍心做這樣的事。”於是辭別平原君而離開趙國,終身不再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