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燕一·燕王噲既立

燕王噲既立原文

  燕王哙既立,苏秦死于齐。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

  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之曰:“齐宣王何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曰:“不如以国让子之。人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由必不受,有让天下之名,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将攻子之。储子谓齐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王因令人谓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

  太子因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已殉,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燕人恫怨,百姓离意。

  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燕人立公子平,是为燕昭王。

燕王噲既立譯文

  燕王噲肆位之後,蘇秦在齊國被殺。蘇秦在燕國的時候,曾與燕國的相國子之結為親家,並且蘇代與子之也很有交情。等到蘇秦死後,齊宣王又任用了蘇代。燕王噲三年,燕國同楚國及韓、趙、魏三國進攻秦國,失敗而好。當時子之做燕國相國,權力很重,專斷國事。蘇代替齊國到燕國出使,燕王問蘇代說:“齊宣王怎麼樣?”

  蘇代說:“一定不能稱霸。”

  燕王說:“為什麼?”

  蘇代回答說:“他不信任自己的大臣。”

  蘇代想以此激發燕王,讓燕王重用子之。從此燕王果然更加信任子之。子之於是送給蘇代百金,聽從蘇代的驅使。鹿毛壽對燕王說:“不如把國家的權鍘讓給予之。人們稱堯為賢者,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堅決不接受,這樣堯就有讓位天下的美名,實際上並沒有失掉天下。觀在大王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這樣大王就有了同堯一樣的品行。”

  燕王於是把整個國家的權力都交託給子之,子之的權勢更大了。又有人對燕王說:“禹傳位給伯益,讓啟做伯益的官吏,禹老的時候,認為啟不能統治天下,就把國家的大權傳給了伯益,啟和他的黨羽殺死了伯益,奪取了天下,這樣禹名義上把天下傳給伯益,而實際上是讓啟自己奪取天下。觀在大王說把國家交給子之,而那些官吏沒有不是太子的人,這是名義上把國家交給了子之,而實際上是太子執政。”

  燕王於是收回三百石以上俸祿的官吏的大印,把這些大印交給予之。子之面南稱王,處理國事,而燕王噲因年老不能處理政事,反而傲了臣子,國家大事一概由子之決斷。子之執政三年,燕國大亂,百姓痛恨。將軍市被、太子平一同謀劃,準備攻擊子之。儲子對齊宣王說:“趁此時機進攻燕國,一定能攻破燕國。”

  齊宣王於是派人對太子平說:“寡人聽說太子在商議大事,準備廢除私權確立公理,整頓君臣大義,端正父子之位。寡人的國家太小,不能為您先後奔走。雖然如此,還是願意聽從太子的命令。”

  太子平於是計數黨徒,聚集人眾,將軍市被圍攻壬宮,攻打子之,沒有攻下。將軍市被又和百姓一道攻打太子平。後來將軍市被被殺死示眾,燕國國內的動亂持續了幾個月:死去的人達幾萬人之多。燕國人都痛恨這場內亂,百姓人心離散。盂軻對齊宣王說:“觀在進攻燕國,這正是文王、武王伐紂的時機,不可失掉。”

  齊王於是派章子率領齊國軍隊,依靠齊國北部的百姓進攻燕國。燕國士兵不願打仗,連城門都不關,燕王噲被殺死。齊國大勝燕國,子之也被殺死了。兩年後,燕國人擁立公子平,這就是燕昭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