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為合縱之事,去北方遊說燕文侯:“燕國東有朝鮮和遼東,北有林胡和樓煩,西有云中和九原,南有呼沱河和易水。國土縱橫二千多里。軍隊有幾十萬,戰車有七百多輛,戰馬有六千匹,糧食夠十年支用。南邊有碣石和雁門的豐饒物產,北邊有棗和栗子的獲利收成,老百姓即使不耕作,僅靠棗慄也夠吃的了。這就是所謂的天府之國。安居樂業,沒有戰爭,看不到軍隊覆滅將領被殺這樣憂心的事,這種和平境況沒有誰比燕國更好的了。大王您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燕國不遭受戰爭的原因,是因為有趙國在南面作蔽障。秦國和趙國發生了五次戰爭,秦國兩勝而趙三勝。秦趙互相削弱,而大王卻保全燕國,控制住這個大後方,這不就是燕國不受侵犯的緣故嗎。況且秦國攻打燕國,要越過雲中和九原,經過代郡和上谷,長途跋涉幾千裡,即使能夠攻下燕國的城池,也知道根本沒有辦法佔領它。秦國不能侵犯燕國的道理是很明顯的。如果趙國攻打燕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只要一聲令下,不出十天,數十萬軍隊就能進駐到東垣一帶。再渡過呼沱河和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以到達燕國的都城了。因此說秦攻打燕,須得在千里之外開戰;而趙攻打燕,是在百里之內開戰。不擔心百里之內的禍患而看重千里以外的戰事,策略上的失誤,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希望大王您和趙國合縱相親,天下諸侯聯合一體,那麼燕國就一定沒有憂患了。”
燕文侯說:“我的國家弱小,西面迫近趙國,南面靠近齊國。齊趙都是強國,現在承蒙您的教導,號召我國合縱以使國家安寧,我願意把國家交出來聽從您的安排。”於是供給蘇秦車馬和金銀布帛,讓他到趙國進行合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