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ú xíng xìng gǎn mào | 注音 | ㄌㄧㄨˊ ㄒㄧㄥˊ ㄒㄧㄥˋ ㄍㄢˇ ㄇㄠˋ |
首字母 | lxxgm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流感、感冒、風寒、風邪、風疾、風病 | ||
反義詞 | 健康、無病、康復、免疫 | ||
基本解釋 | 簡稱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起病突然,先有畏寒、發熱等全身不適,繼有腰背、四肢痠痛,乏力,頭昏,頭痛,食慾減退,3-4日後症狀逐漸減輕,年老體弱者可持續1-2周。部分病人可併發肺炎、中耳炎等。傳染性強,尤其病後2日,應隔離治療。 |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透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該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種。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併發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