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ú shāng qū shuǐ | 注音 | ㄌㄧㄨˊ ㄕㄤ ㄑㄩˇ ㄕㄨㄟˇ |
首字母 | lsq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古代習俗,每逢夏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國魏以後定為夏曆三月初三日),人們於水邊相聚宴飲,認為可祓除不祥◇人仿行,於環曲的水流旁宴集,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為"流觴曲水"。 |
流觴曲水,觴:古代酒器;曲水:彎曲的水道。古代的風俗,夏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濱聚會宴飲,以祓除不祥。後泛指在水邊宴集。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古人每逢農曆三月上巳日於彎曲的水渠旁集會,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隨水流,流到誰面前,誰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