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十世家·衛康叔世家

衛康叔世家原文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厓季,厓季最少。

  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治,当国。管叔、蔡叔疑周公,乃与武庚禄父作乱,欲攻成周。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馀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

  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於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章有德。

  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嗣伯卒,子榅伯立。榅伯卒,子靖伯立。靖伯卒,子贞伯立。贞伯卒,子顷侯立。

  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顷侯立十二年卒,子釐侯立。

  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饹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

  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於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

  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四十二年,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五十五年,卒,子庄公扬立。

  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好而无子。又取陈女为夫人,生子,蚤死。陈女女弟亦幸於庄公,而生子完。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庄公有宠妾,生子州吁。十八年,州吁长,好兵,庄公使将。石碏谏庄公曰:“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不听。二十三年,庄公卒,太子完立,是为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桓公绌之,州吁出饹。十三年,郑伯弟段攻其兄,不胜,亡,而州吁求与之友。十六年,州吁收聚卫亡人以袭杀桓公,州吁自立为卫君。为郑伯弟段欲伐郑,请宋、陈、蔡与俱,三国皆许州吁。州吁新立,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石碏乃因桓公母家於陈,详为善州吁。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而迎桓公弟晋於邢而立之,是为宣公。

  宣公七年,鲁弑其君隐公。九年,宋督弑其君殇公,及孔父。十年,晋曲沃庄伯弑其君哀侯。

  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齐女,生子寿、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太子伋母死,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於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扑盗其沧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宣公乃以子朔为太子。十九年,宣公卒,太子朔立,是为惠公。

  左右公子不平朔之立也,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谗杀前太子伋而代立,乃作乱,攻惠公,立太子伋之弟黔牟为君,惠公饹齐。

  卫君黔牟立八年,齐襄公率诸侯奉王命共伐卫,纳卫惠公,诛左右公子。卫君黔牟饹于周,惠公复立。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复入,与前通年凡十三年矣。

  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与燕伐周。周惠王饹温,卫、燕立惠王弟穨为王。二十九年,郑复纳惠王。三十一年,惠公卒,子懿公赤立。

  懿公即位,好鹤,淫乐奢侈。九年,翟伐卫,卫懿公欲发兵,兵或畔。大臣言曰:“君好穀,穀可令击翟。”翟於是遂入,杀懿公。

  懿公之立也,百姓大臣皆不服。自懿公父惠公朔之谗杀太子伋代立至於懿公,常欲败之,卒灭惠公之後而更立黔牟之弟昭伯顽之子申为君,是为戴公。

  戴公申元年卒。齐桓公以卫数乱,乃率诸侯伐翟,为卫筑楚丘,立戴公弟毁为卫君,初,翟杀懿公也,卫人怜之,思复立宣公前死太子伋之後,伋子又死,而代伋死者子寿又无子。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黔牟尝代惠公为君,八年复去;其二曰昭伯。昭伯、黔牟皆已前死,故立昭伯子申为戴公。戴公卒,复立其弟毁为文公。

  文公初立,轻赋平罪,身自劳,与百姓同苦,以收卫民。

  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无礼。十七年,齐桓公卒。二十五年,文公卒,子成公郑立。

  成公三年,晋欲假道於卫救宋,成公不许。晋更从南河度,救宋。徵师於卫,卫大夫欲许,成公不肯。大夫元咺攻成公,成公出饹。晋文公重耳伐卫,分其地予宋,讨前过无礼及不救宋患也。卫成公遂出奔陈。二岁,如周求入,与晋文公会。晋使人鸩卫成公,成公私於周主鸩,令薄,得不死。已而周为请晋文公,卒入之卫,而诛元亘,卫君瑕出饹。七年,晋文公卒。十二年,成公朝晋襄公。十四年,秦穆公卒。二十六年,齐邴歜弑其君懿公。三十五年,成公卒,子穆公立。

  穆公二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徵舒。三年,楚庄王围郑,郑降,复释之。十一年,孙良夫救鲁伐齐,复得侵地。穆公卒,子定公臧立。定公十二年卒,子献公衎立。

  献公十三年,公令师曹教宫妾鼓琴,妾不善,曹笞之。妾以幸恶曹於公,公亦笞曹三百。十八年,献公戒孙文子、甯惠子食,皆往。日旰不召,而去射鸿於囿。二子从之,公不释射服与之言。二子怒,如宿。孙文子子数侍公饮,使师曹歌巧言之卒章。师曹又怒公之尝笞三百,乃歌之,欲以怒孙文子,报卫献公。文子语蘧伯玉,伯玉曰:“臣不知也。”遂攻出献公。献公奔齐,齐置卫献公於聚邑。孙文子、甯惠子共立定公弟秋为卫君,是为殇公。

  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於宿。十二年,甯喜与孙林父争宠相恶,殇公使甯喜攻孙林父。林父饹晋,复求入故卫献公。献公在齐,齐景公闻之,与卫献公如晋求入。晋为伐卫,诱与盟。卫殇公会晋平公,平公执殇公与甯喜而复入卫献公。献公亡在外十二年而入。

  献公後元年,诛甯喜。

  三年,吴延陵季子使过卫,见蘧伯玉、史,曰:“卫多君子,其国无故。”过宿,孙林父为击磬,曰:“不乐,音大悲,使卫乱乃此矣。”是年,献公卒,子襄公恶立。

  襄公六年,楚灵王会诸侯,襄公称病不往。

  九年,襄公卒。初,襄公有贱妾,幸之,有身,梦有人谓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妾怪之,问孔成子。成子曰:“康叔者,卫祖也。”及生子,男也,以告襄公。襄公曰:“天所置也。”名之曰元。襄公夫人无子,於是乃立元为嗣,是为灵公。

  灵公五年,朝晋昭公。六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为平王。十一年,火。

  三十八年,孔子来,禄之如鲁。後有隙,孔子去。後复来。

  三十九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有恶,欲杀南子。蒯聩与其徒戏阳谋,朝,使杀夫人。戏阳後悔,不果。蒯聩数目之,夫人觉之,惧,呼曰:“太子欲杀我!”灵公怒,太子蒯聩饹宋,已而之晋赵氏。

  四十二年春,灵公游于郊,令子郢仆。郢,灵公少子也,字子南。灵公怨太子出饹,谓郢曰:“我将立若为後。”郢对曰:“郢不足以辱社稷,君更图之。”夏,灵公卒,夫人命子郢为太子,曰:“此灵公命也。”郢曰:“亡人太子蒯聩之子辄在也,不敢当。”於是卫乃以辄为君,是为出公。

  六月乙酉,赵简子欲入蒯聩,乃令阳虎诈命卫十馀人衰绖归,简子送蒯聩。卫人闻之,发兵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

  出公辄四年,齐田乞弑其君孺子。八年,齐鲍子弑其君悼公。

  孔子自陈入卫。九年,孔文子问兵於仲尼,仲尼不对。其後鲁迎仲尼,仲尼反鲁。

  十二年,初,孔圉文子取太子蒯聩之姊,生悝。孔氏之竖浑良夫美好,孔文子卒,良夫通於悝母。太子在宿,悝母使良夫於太子。太子与良夫言曰:“苟能入我国,报子以乘轩,免子三死,毋所与。”与之盟,许以悝母为妻。闰月,良夫与太子入,舍孔氏之外圃。昏,二人蒙衣而乘,宦者罗御,如孔氏。孔氏之老栾甯问之,称姻妾以告。遂入,適伯姬氏。既食,悝母杖戈而先,太子与五人介,舆猳从之。伯姬劫悝於厕,彊盟之,遂劫以登台。栾甯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仲由。召护驾乘车,行爵食炙,奉出公辄奔鲁。

  仲由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子路曰:“吾姑至矣。”子羔曰:“不及,莫践其难。”子路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阖门,曰:“毋入为也!”子路曰:“是公孙也?求利而逃其难。由不然,利其禄,必救其患。”有使者出,子路乃得入。曰:“太子焉用孔悝?虽杀之,必或继之。”且曰:“太子无勇。若燔台,必舍孔叔。”太子闻之,惧,下石乞、盂黡敌子路,以戈击之,割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孔子闻卫乱,曰:“嗟乎!柴也其来乎?由也其死矣。”孔悝竟立太子蒯聩,是为庄公。

  庄公蒯聩者,出公父也,居外,怨大夫莫迎立。元年即位,欲尽诛大臣,曰:“寡人居外久矣,子亦尝闻之乎?”群臣欲作乱,乃止。

  二年,鲁孔丘卒。

  三年,庄公上城,见戎州。曰:“戎虏何为是?”戎州病之。十月,戎州告赵简子,简子围卫。十一月,庄公出奔,卫人立公子斑师为卫君。齐伐卫,虏斑师,更立公子起为卫君。

  卫君起元年,卫石曼尃逐其君起,起奔齐。卫出公辄自齐复归立。初,出公立十二年亡,亡在外四年复入。出公後元年,赏从亡者。立二十一年卒,出公季父黔攻出公子而自立,是为悼公。

  悼公五年卒,子敬公弗立。敬公十九年卒,子昭公纠立。是时三晋彊,卫如小侯,属之。

  昭公六年,公子亹弑之代立,是为怀公。怀公十一年,公子穨弑怀公而代立,是为慎公。慎公父,公子適;適父,敬公也。慎公四十二年卒,子声公训立。声公十一年卒,子成侯立。

  成侯十一年,公孙鞅入秦。十六年,卫更贬号曰侯。

  二十九年,成侯卒,子平侯立。平侯八年卒,子嗣君立。

  嗣君五年,更贬号曰君,独有濮阳。

  四十二年卒,子怀君立。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元君十四年,秦拔魏东地,秦初置东郡,更徙卫野王县,而并濮阳为东郡。二十五年,元君卒,子君角立。

  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二十一年,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太史公曰:余读世家言,至於宣公之太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灭,亦独何哉?

  司寇受封,梓材有作。成锡厥器,夷加其爵。暨武能脩,从文始约。诗美归燕,传矜石碏。皮冠射鸿,乘轩使穀。宣纵淫嬖,衅生伋、朔。蒯聩得罪,出公行恶。卫祚日衰,失於君角。

衛康叔世家譯文

  衛國康叔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他們還有一個名冉季的弟弟,年齡最小。

  周武王打敗殷紂後,又把殷紂的遺民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讓他與諸侯同位,以便使其得以奉祀先祖,世代相傳。因武庚還未完全順從,武王擔心武庚有叛逆之心,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監視並輔佐武庚祿父,用以安撫百姓。武王逝世後,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旦便代替成王主掌國事。管叔、蔡叔懷疑周公旦,就與武庚祿父發動叛亂,要攻打成周。周公旦託成王之命組織軍隊討伐殷國,殺死武庚祿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並把武庚殷的遺民封給康叔,立他為衛國君主,居住在黃河、淇水之間,即商朝的舊都殷墟。

  周公旦擔憂康叔年輕,難以維持統治,於是反覆告誡康叔:“你一定找到殷朝有才德、有威望、有經驗的人,向他們瞭解殷朝興衰成敗的歷史,並務必關心愛護自己的百姓。”又告誡康叔紂滅亡的原因在於他飲酒無度,一味作樂,沉溺於女色之中,所以紂王時的混亂正從這裡開始。周公旦還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規矩的道理,撰寫了《梓材》,作為治國者用以效法的準則。所以稱之為《康誥》、《酒誥》、《梓材》,並以之教導康叔。康叔使用這些準則治理封國,安定敦睦他的人民,人民非常高興。

  成王成人後,親自主掌政權,任命康叔為周朝的司寇,把許多寶器祭器賜給他,用以表彰康叔的德行。

  康叔逝世後,兒子康伯立為國君。康伯逝世後,兒子考伯立為國君。考伯逝世後,兒子嗣伯立為國君。嗣伯逝世後,兒子(jié,潔)伯立為國君。伯逝世後,兒子靖伯立為國君。靖伯逝世後,兒子貞伯立為國君。貞伯逝世後,兒子頃侯立為國君。

  因頃侯用厚禮賄賂周夷王,夷王便又命衛國君稱侯爵。頃侯在立為國君十二年時逝世,兒子釐侯立為國君。

  釐侯十三年(前841),周厲王逃亡到彘地,由召公、周公共同掌管政權,號為“共和”行政。釐侯二十八年(前827),周宣王立為天子。

  四十二年(前813),釐侯逝世,太子共伯余立為國君。共伯之弟和曾被釐侯寵愛,釐侯給了和很多財物,和便用這些財物收買武士,在釐侯的墓地襲擊共伯余,共伯被迫逃到釐侯墓道自殺。衛人把共伯埋葬在釐侯墓旁,稱之為共伯,立和為衛國國君,這就是武公。

  武公即位後,重新整飭康叔的政務,百姓和樂安定。四十二年(前771),犬戎殺死周幽王,武公親自指揮部將輔佐周天子平定犬戎的侵襲,建立了戰功,周平王命武公稱公。五十五年(前758),武公逝世,兒子莊公揚立為國君。

  莊公即位第五年(前753),娶齊國女為夫人,齊女貌美但無子。莊公便又娶陳國女為夫人,陳女生了個兒子,夭折了。陳女的妹妹亦被莊公寵幸,生了個兒子取名完。完的母親去世後,莊公讓夫人齊女撫養完,並立完為太子。莊公還有個寵妾,生了個兒子名州籲。莊公十八年(前740),州籲長大成人,喜好軍事,莊公便派他做軍隊的將領。衛國的上卿石碏(què,卻)好心進諫莊公說:“妾生的兒子喜好軍事,您便讓他做將領,禍亂將從此興起。”莊公不聽,二十三年(前735),莊公逝世,太子完立為國君,這就是桓公。

  桓公二年(前733),弟州籲驕奢淫逸,桓公罷黜了他,州籲逃到國外。十三年(前722),鄭伯之弟段攻擊哥哥,未能取勝,也逃走,州籲請求與他結為友好。十六年(前719),州籲聚集衛國逃亡的人襲擊並殺死桓公,州籲自己立為衛國國君。因鄭伯之弟段要討伐鄭國,州籲請求宋、陳、蔡共同支援段,三國都答應了這一請求。州籲剛剛即位,因喜好軍事、殺死桓公,衛人都厭惡他。石碏因桓公母親家在陳國,佯裝與州籲友善,衛國軍隊行至鄭國國都的郊野,石碏與陳侯共謀計策,派右宰醜向州籲進獻食品,藉機在濮擊殺州籲,而從邢(xíng,刑)地把桓公弟晉迎回衛國立為國君,這就是宣公。

  宣公七年(前712),魯人殺害了自己的國君隱公。九年(前710),宋督殺死自己的國君殤公和大夫孔父。十年(前709),晉國曲沃莊伯也殺死了自己的國君哀侯。

  十八年(前701),當初,宣公所寵愛的夫人夷姜生了兒子取名伋,伋被立為太子。宣公派右公子教導他。右公子為太子娶齊國美女,美女還未與伋拜堂成婚,被宣公所見,宣公見齊國女長得漂亮,很喜歡,就自娶此女,而為太子另娶了其他女子。宣公得到齊女後,齊女生了兒子子壽、子朔,宣公派左公子教導他們。太子伋母親去世後,宣公正夫人與子朔共同在宣公面前中傷誣陷太子伋。宣公原本就因自己搶奪太子之妻而討厭太子,早想把他廢掉。等到聽說太子的壞話後,怒氣沖天,就派太子伋出使齊國,並暗中命令大盜在邊境線上攔截擊殺伋。宣公給太子白旄(máo,毛)使節,告誡邊境線上的大盜一見手持白旄使節的人就把他殺掉。太子伋將要啟程前往齊國,子朔的哥哥子壽,即太子的異母弟,深知子朔憎恨太子與君王欲除掉太子之事,就對太子說:“邊界上的大盜只要見到太子你手持白旄使節,就會殺死你,太子千萬不要去!”太子說:“違背父輩之命保全自己,這絕對不行。”於是毫不猶豫地前往齊國。子壽見太子不聽勸告,只好偷取他的白旄使節先於太子駕車趕到邊界。大盜見事先的約定應驗了,就殺死了他。子壽被殺後,太子伋又趕到,對大盜說:“應當殺死的是我呀!”大盜於是又殺死太子伋,回報了宣公。宣公就立子朔為太子。十九年(前709),宣公逝世,太子朔立為國君,這就是惠公。

  左右兩公子對子朔立為國君憤憤不平。惠公四年(前696),左右公子因怨恨惠公中傷並謀殺太子伋而自立之事,便發起動亂,攻打惠公,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為國君,惠公逃奔到齊國。

  衛君黔牟八年(前689)時,齊襄公受周天子之命率領各諸侯國共同討伐衛國,送衛惠公回國,誅殺了左右公子。衛君黔牟逃奔到周,惠公又重登君位。惠公在初立國君後三年(前696)逃亡,八年(前688)後又迴歸衛國,前後通共十三年。

  二十五年(前675),惠公對周接納安置黔牟心懷不滿,與燕國共同伐周。周惠王逃奔到溫,衛、燕共立惠王弟為王。二十九年(前671),鄭國又護送惠王回周。三十一年(前669),衛惠公逝世,兒子懿(yì,意)公赤立為國君。

  懿公登位後,喜歡養鶴,揮霍淫樂。九年(前660)時,翟攻伐衛國,衛懿公率軍抵禦,有些士兵背叛了他。大臣們說:“君王喜好鶴,就派鶴去抗擊翟人吧!”於是,翟人侵入衛國,殺死懿公。

  懿公立為國君,百姓大臣心都不服。從懿公父親惠公朔攻訐謀殺太子伋自立為國君到懿公,百姓、大臣常想推翻他們,最後,終於滅了惠公的後代而改立黔牟的弟弟昭伯頑的兒子申為國君,他就是衛戴公。

  戴公申於其元年(前660)逝世。齊桓公因衛國多次動亂,便率領諸侯討伐翟,替衛在楚丘修築城堡,立戴公弟毀為衛國國君,他就是文公。文公因衛動亂逃奔到齊國,齊人送他回國。

  當初,翟人殺死懿公,衛人憐憫他,想再立被宣公謀害的太子伋的後代,但伋的兒子已去世,代替伋死的子壽又無子。太子伋有兩個同母弟:一個叫黔牟,黔牟曾代替惠公做了八年國君,後又被惠公趕出衛國,另一個叫昭伯。昭伯、黔牟都早已去世,所以衛人又立了昭伯的兒子申為戴公,戴公逝世後,衛人又立他的弟弟毀為文公。

  文公即位伊始,就減輕百姓的賦稅,明斷犯人的罪行,勞心勞力,和百姓同甘共苦,以此以來贏得民心。

  十六年(前644),晉公子重耳路過衛國,文公沒有禮遇重耳。十七年(前643),齊桓公逝世。二十五年(前635)時,文公逝世,兒子成公鄭立為國君。

  成公三年(前632)時,晉國為了救宋想向衛借路,成公不答應。晉便改道渡南河救宋。晉國徵兵於衛,衛大夫想同意,而成公卻拒絕了。大夫元咺(xuǎn,選)攻打成公,成公逃到了楚國。晉文公重耳為了報以前路過衛國而文公無禮和衛不援救宋國之仇,討伐了衛國,並把衛國一部分土地分送給宋國。衛成公不得不逃亡到陳。兩年後,成公到周天子處請求幫助回國,與晉文公相會。晉派人想用毒酒害死成公,成公賄賂了周王室主持毒殺的人,讓他少放些毒藥,才免於一死。不久,周王替成公請求晉文公,成公終於被送回衛國,殺死了元咺,衛君瑕奔逃。七年(前628)時,晉文公逝世。十二年(前623)時,成公朝見晉襄公。十四年(前621)時,秦穆公逝世。二十六年(前609)時,齊邴(bǐng,丙)歜(chù,觸)殺死他的國君懿公。三十五年(前600)時,成公逝世,兒子穆公遬(sù,速)立為國君。

  穆公二年(前598)時,楚莊王攻打陳國,殺死夏徵舒。三年(前597)時,楚莊王圍攻鄭國,鄭侯投降。楚莊王又釋放了他。十一年(前589),孫良夫為援救魯國而討伐齊國,又收復被侵奪的領土。穆公逝世後,兒子定公臧立為國君。定公十二年(前577)逝世,兒子獻公衎(kàn,看)立為國君。

  十三年(前576)時,獻公讓樂師曹教宮中妾彈琴,妾彈得很差,曹笞打了她,以示懲罰。妾以獻公寵愛,就在獻公面前說曹的壞話,故意中傷曹,獻公也笞打曹三百下。十八年(前571)時,獻公告請孫文子、甯惠子進宴,兩人如期前往待命。天晚了,獻公還未去召請他們,卻到園林去射大雁。兩人只好跟從獻公到了園林,獻公未脫射服就與他們談話,對獻公的這種無禮行為,兩人非常生氣,便到宿邑去了。孫文子的兒子多次陪侍獻公飲酒,獻公讓樂師曹唱《·小雅》中《巧言》篇的最後一章。樂師曹本來就痛恨獻公以前曾笞打他三百下,於是就演唱了這章,想以此激怒孫文子,來報復衛獻公。文子把這件事告訴了衛大夫蘧(qú,渠)伯玉,蘧伯玉說:“我不知道。”於是孫文子趕走了獻公。獻公逃亡到了齊國,齊國把他安置在聚邑。孫文子、甯惠子共同立定公弟秋為衛國國君,這就是殤公。

  殤公秋即位後,把宿封給孫文子林父。十二年(前547)時,寧喜與孫林父因爭寵而至相攻訐,殤公讓寧喜攻打孫林父。林父逃奔到晉國,又請求晉國護送衛獻公回國。當時,獻公在齊國。齊景公聽到這個訊息,和衛獻公一起到晉國請求幫助返回衛國。晉國便去討伐衛國,誘使衛與晉結盟。衛殤公前去會見晉平公,平公逮捕了殤公與寧喜,緊接著就送衛獻公回國。獻公在外逃亡十二年重又返回故國。

  獻公後元元年(前546),誅殺寧喜。

  三年(前544),吳國延陵季子出使路過衛國,見到蘧伯玉和史說:“衛國君子很多,所以這個國家不會有患難。”他又路過宿地,孫林父為他擊磬(qìng,慶)說:“不高興,樂音很悲傷,使衛國動亂的就是這裡呀!”同年,獻公逝世,兒子襄公惡立為國君。

  襄公六年(前538),楚靈王會見各諸侯,襄公託辭有病不去赴會。

  九年(前535),襄公逝世。當初,襄公有個小妾,很受寵愛,有孕後曾夢見有人對她說:“我是康叔,一定讓你的兒子享有衛國,你的兒子應取名‘元’。”妾醒後十分驚訝,詢問孔成子。成子說:“康叔是衛國的始祖。”等到妾生下孩子,果真是個男孩,就把此夢告訴襄公。襄公說:“這是上天安排的!”於是給男孩取名元,恰好襄公夫人未生兒子,便立元為嫡子,這就是靈公。

  五年(前530),靈公朝見晉昭公。六年(前529),楚公子棄疾殺死靈王自立為國君,稱平王。十一年(前524),衛發生了火災。

  三十八年(前498),孔子來到衛國,衛給他同在魯國時一樣多的俸祿。後來,孔子與衛國國君發生矛盾,便離去了。不久,又周遊到衛國。

  三十九年(前497),太子蒯(kuài,“快”,上聲)聵(kuì潰)和靈公夫人南子有仇,想殺掉南子。蒯聵與他的家臣戲陽遬商議,等朝會時,讓戲陽遬殺死夫人。事到臨頭,戲陽後悔,沒有動手。蒯聵多次使眼色示意他,被夫人察覺,夫人十分恐懼,大呼道:“太子想殺我!”靈公大怒,太子蒯聵逃奔到宋國,不久又逃到晉國趙氏那裡。

  四十二年(前494)春天,靈公郊遊,讓子郢(yǐng,影)駕車。郢是靈公的小兒子,字子南。靈公怨恨太子逃亡,就對郢說:“我將要立你為太子。”郢回答道:“郢不夠格,不能辱沒國家,您再想別的辦法吧!”夏天,靈公逝世,夫人讓子郢為太子,說:“這是靈公的命令!”郢答道:“逃亡太子蒯聵的兒子輒在,我不敢擔當此重任。”於是衛人就立輒為國君,這就是出公。

  六月乙酉這一天,趙簡子想送蒯聵回國,就讓陽虎派十多個人裝扮成衛國人,身穿喪服,假裝從衛國來晉國迎接太子,簡子為蒯聵送行。衛人聽到訊息,組織軍隊攻擊蒯聵。蒯聵不能回衛,只好跑到宿地自保,衛人也停止了進攻。

  出公輒四年(前489),齊田乞殺死自己的國君孺子。八年(前485),齊鮑子殺死自己的國君悼公。

  孔子從陳國來到衛國。九年(前484),孔文子向孔仲尼請教軍事,仲尼不予回答。之後,魯侯派人迎接仲尼,仲尼返回魯國。

  十二年(前481)年初,孔圉(yǔ,語)文子娶了太子蒯聵的姐姐為妻,生了悝(kuī,虧)。孔文子的僕人渾良夫英俊漂亮,孔文子去世後,渾良夫與悝的母親私通。太子在宿地,悝母便讓渾良夫到太子那裡。太子對良夫說:“假使你能協助我回國,我將以賜你大夫所乘的車報答你,還赦免你三種死罪。穿紫衣、袒裘服、帶寶劍,都不在死罪之中。”二人訂立了盟約,太子還允許悝母做良夫的妻子。閏十二月,良夫和太子回到國都,暫住孔氏的外園。晚上,兩個人身著婦人衣服,頭蒙圍巾,乘車而來,由宦者羅駕車。孔氏的家臣欒寧盤問他們姓名,他們自稱是姻戚家的侍妾,於是順利地進入孔氏家,直抵伯姬住所。飯畢,悝母手持戈先到孔悝住所,太子與五人身穿甲冑,載著公豬隨後而行。伯姬把悝逼到牆角里,強迫他訂立同盟,並劫持悝登上臺,逼他召叢集臣。欒寧正要飲酒,烤肉還未熟,就聽到一片亂糟糟的響聲,派人告訴了仲由。召護駕著乘車,邊飲酒邊吃烤肉,護奉著出公輒逃奔到魯國。

  仲由聞訊後趕到,將進孔宅,遇剛剛逃出孔家的子羔。子羔說:“門已經關閉。”子路說:“我暫且去看看。”子羔說:“來不及了,你不要跟著悝去受難。”子路說:“享受悝的俸祿,不能看他受難不救。”於是子羔逃走了。子路要進去,來到門前,公孫敢關緊大門說:“不要再進去了!”子路說:“你是公孫吧!拿著別人的利祿卻躲避別人的危難。我不能這樣,享受人家的俸祿,一定拯救人家的危難。”這時有使者出來,子路才趁機進去。子路說:“太子怎麼用得著孔悝做幫手?即使殺死他,也一定有人接替他進攻太子。”又說:“太子缺乏勇氣,如果放火燒臺,必然會釋放孔叔。”太子聽了,十分害怕,讓石乞、盂黶(yǎn,眼)下臺阻擋子路,二人用戈擊子路,割掉子路的帽纓。子路說:“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到地上。”說著,繫好帽纓死去。孔子聽到衛國動亂的訊息後說:“唉!柴將會回來的吧?可由,卻死去了。”孔悝終於立太子蒯聵為國君,這就是莊公。

  莊公蒯聵是出公的父親,逃亡在外時,怨恨大夫們不迎立他為國君。元年即位後,莊公想把大臣們盡數殺死,說:“我在外久了,你們也曾經聽說了嗎?”大臣們想作亂,莊公才不得不罷休。

  二年(前479),魯國孔丘去世。

  三年(前478),莊公登上城牆,看見戎州。說:“戎虜幹嗎要建城邑?”戎州人對他的話十分憂慮。十月間,戎州人告訴趙簡子,簡子包圍衛國。十一月,莊公逃奔,衛人立公子斑師做國君。齊國討伐衛國,俘虜了斑師,改立公子起為國君。

  衛君起元年(前477)時,衛石曼尃(fū,夫)趕走起,起逃亡到齊國。衛出公輒又從齊返回衛國做國君。當初,出公即位十二年(前481)後逃亡,在外四年才得返回。出公後元元年(前476),賞賜了跟隨他逃亡的人們。前後當政二十一年(前456)死去,出公叔父黔趕走出公兒子而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悼公。

  悼公五年(前451)逝世,兒子敬公弗立為國君。十九年(前432),敬公逝世,兒子昭公糾立為國君。這時,三晉強盛起來,衛君如同小諸侯,附屬於趙國。

  昭公六年(前426),公子亹(wěi,偉)殺死昭公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懷公。懷公十一年(前415),公子殺死懷公自立為國君,這就是慎公。慎公的父親是公子適。適的父親是敬公。四十二年(前373),慎公逝世,兒子聲公訓立為國君。十一年(前362),聲公逝世,兒子成侯遬立為國君。

  成侯十一年(前351),公孫鞅進入秦國。十六年(前346),衛被貶稱為侯。

  二十九年(前333),成侯逝世,兒子平侯立為國君。平侯於八年(前325)逝世,兒子嗣君立為國君。

  嗣君於五年(前320)時又被貶稱為君,僅有濮陽一地。

  四十二年(前283),嗣君逝世,兒子懷君立為國君。三十一年(前252),懷君朝拜魏國,魏囚禁並殺害了懷君。魏改立嗣君弟,這就是元君。元君是魏國的女婿,所以魏國立了他。元君十四年(前239)時,秦攻下魏國東部領土,秦國開始在這一帶設定東郡。又把衛君遷徙到野王縣,而把濮陽合併到東郡。二十五年(前228)元君去世,兒子君角立為君。

  君角九年(前221)時,秦兼併天下,嬴政立為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10),秦二世廢掉衛君,君角成為普通平民,衛國世系徹底斷絕。

  太史公說:我閱讀世家的記載,讀到衛宣公太子因妻被殺,弟弟子壽與太子互相推讓,爭著去死,這與晉太子申生不敢宣告驪姬的過錯相同,都害怕傷害父親的情面。然而,終於死去了,這是多麼悲哀呀!有的父子互相殘殺,有的兄弟互相毀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