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一·魏公叔痤為魏將

魏公叔痤為魏將原文

  魏公叔痤为魏将,而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魏王说,迎郊,以赏田百万禄之。公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前脉形地之险阻,决利害之备,使三军之士不迷惑者,巴宁、爨襄之力也。悬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者,王之明法也。见敌之可也鼓之不敢怠倦者,臣也。王特为臣之右手不倦赏臣,何也?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王曰:“善。”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巴宁、爨襄田各十万。

  王曰:“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故又与田四十万,加之百万之上,使百四十万。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公叔当之矣。

魏公叔痤為魏將譯文

  公叔痤做魏國的將領,同魏國、趙國在澮水北岸交戰,擒獲了趙將樂祚。魏惠王大喜,到城郊迎接公叔痙,並賜田百萬畝作為他的食祿。公叔痤反身退走,然後拜了兩拜辭謝說:“能使士兵不潰散,勇往直前不躲避邪行,強敵壓己而不退卻的,是吳起留下的教導,臣下做不到。在軍隊前踏察地形的險阻艱難,判斷有利有害加以防備,使三軍士卒不迷惑的,是巴寧、爨襄的功勞。在戰前懸賞罰,戰後使百姓明白無疑而信任的,是大王聖明的法度。看見可以進攻敵人了,擊鼓進軍不敢懈怠的,那才是臣下。大王只是因為臣下的右手不懈怠而賞賜臣下,為什麼呢?假如認為臣下有功,臣下何功之有呢?”魏惠王說:“好。”

  因此尋找吳起的後人,賞賜土地二十萬畝。巴寧、爨襄受賞土地各十萬畝。魏惠王說:“公叔痤難道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嗎!已經替我戰勝了強大的敵人,又不遺忘賢者的後代,不掩蓋能士的功勞,公叔痤怎麼能不得到好處呢2”所以又賞賜給他土地四十萬畝,加上起初賞賜的土地一百萬畝,使他擁有土地一百四十萬畝。所以《老子》上說:“聖人沒有積蓄,認為已經替別人做了,自己才更富有,認為已經給予別人了,扇已的財富才更多。”公叔痤當是這樣的人啊。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