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二·五國伐秦

五國伐秦原文

  五国伐秦,无功而还。其后,齐欲伐宋,而秦禁之。齐令宋郭之秦,请合而以伐宋。秦王许之。魏王畏齐、秦之合也,欲讲于秦。

  谓魏王曰:“秦王谓宋郭曰:‘分宋之城,服宋之强者,六国也。乘宋之敝,而与王争得者,楚、魏也。请为王毋禁楚之伐魏也,而王独举宋。王之伐宋也,请刚柔而皆用之。如宋者,欺之不为逆者,杀之不为仇者也。王无与之讲以取地,既已得地矣,又以力攻之,期于啖宋而已矣。’

  “臣闻此言,而窃为王悲,秦必且用此于王矣。又必且曰王以求地,既已得地,又且以力攻王。又必谓王曰使王轻齐,齐、魏之交已丑,又且收齐以更索于王。秦尝用此于楚矣,又尝用此于韩矣,愿王之深计之也。秦善魏不可知也已。故为王计,太上伐秦,其次宾秦,其次坚约而详讲,与国无相离也。秦、齐合,国不可为也已。王其听臣也,必无与讲。

  “秦权重魏,魏再明孰,是故又为足下伤秦者,不敢显也。天下可令伐秦,则阴劝而弗敢图也。是天下之伤秦也,则先鬻与国而以自解也。天下可令宾秦,则为劫于与国而不得已者。天下不可,则先去,而以秦为上交以自重也。如是人者,鬻王以为资者也,而焉能免国于患?兔国于患者,必穷三节,而行其上。上不可,则行其中;中不可;则行其下;下不可,则明不与秦。而生以残秦,使秦皆无百怨百利,唯已之曾安。令足下鬻之以合于秦,是免国于患者之计也。臣何足以当之?虽然,愿足下之论臣之计也。

  “燕,齐仇国也;秦,兄弟之交也。合仇国以伐婚姻,臣为之苦矣。黄帝战于涿鹿之野,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东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黄帝之所难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齐兵矣。

  “臣又偏事三晋之吏,奉阳君、孟尝君、韩呡、周最、周、韩余为徒从而下之,恐其伐秦之疑也。又身自丑于秦,扮之请焚天下之秦符者,臣也;次传焚符之约者,臣也;欲使五国约闭秦关者,臣也。奉阳君、韩余为既和矣,苏修、朱婴既皆阴在邯郸,臣又说齐王而往败之。天下共讲,因使苏修游天下之语,而以齐为上交,兵请伐魏,臣又争之以死。而果西因苏修重报。臣非不知秦劝之重也,然而所以为之者,为足下也。”

五國伐秦譯文

  五國討伐秦國,沒有戰功而還。在這之後,齊國要討伐宋國,秦國制止了它。齊國派宋郭去秦國,請求聯合來進攻宋國。秦王答應了。魏王害怕齊國、秦國的聯合,也要同秦國講和。蘇秦對魏王說:“秦王對宋郭說:‘分割宋國的城邑,擊敗宋國強大勢力的,是六國。趁宋國衰弱,而同大王爭利的,是楚國、魏國。請允許我們為了大王麗不去阻止楚國進攻魏國,大王就獨自攻取宋國了。大王進攻宋國,剛柔兩手請一齊使用。像宋國這樣的國家,欺侮它不能算大逆不道,攻滅它不能算結仇。大王不要和宋國講和來得到土地,已經得到土地了,再加強兵力進攻它,寄期望予齊國滅掉宋國。’

  “臣下聽了這些話,私下替大王悲哀,秦國一定會用這種方法對待大王,也一定將會使大王陷入困境來索求土地,已經獲得土地,又將用武力進攻大王。又一定會同大王講和,於是使大王輕視齊國,齊國、魏國的邦交惡化了,又將拉攏齊國更加向大王勒索。秦國曾經對楚國用過這種策略,也曾對韓國用過這種策略,希望大王深入考慮這件事。秦對魏友好用心深不可測。所以替大王考慮,最上策是進攻秦國,其次是摒棄秦國,再次是同盟國堅守信約而同泰國假裝講和,同其它國家彼此不結仇。秦國、齊國聯合,國家就不可能保持下去了。大王還是聽從臣下的,一定不要同泰國講和。

  “豢國權勢過大,魏冉明習於諸侯之事,因此即使有為您損傷秦圉的,也不敢明顯地表現出來。天下諸侯可以號令攻伐秦國,就會有人暗中勸告而不敢圖謀伐秦了。看到天下諸侯損傷秦國,就先出賣盟國來自我解脫。天下諸侯能夠號令摒棄秦國,受到盟國的脅迫而不得已相應。天下諸侯無法做到,自己就會首先背叛諸侯,而把秦國作為上等的邦交來保全自己。像這樣出人,把出賣大王作為資本,怎能免除國家的禍患呢?免除國家禍患的人,一定用盡三等策略而首先推行上等的,上等策略行不通就推行中等的,中等策略行不通就推行下等的。下等策略行不通就明確表示不同秦國俱存乘損傷秦國,使秦國不擇利害的多少,只有阻止魏國兩敗俱傷的舉動才能得到自己的安寧。讓您出賣盟國來向秦國求和,這樣免除國家禍患的計策,臣下怎麼知道它的可取之處呢?既然如此,希望您能研究臣下的計策。

  “燕國、齊國是仇國,燕國、齊國同秦國是兄弟之國,讓燕國、齊國這樣的仇國聯合起來,去攻打燕國的婚姻之國秦國,臣下感到為難。黃帝在涿鹿之野作戰,而西戎的軍隊沒有趕到;大禹攻打三苗,而東夷的百姓沒有起來響應。使燕國進攻秦國,是黃帝也為難的事,而臣下召來燕國軍隊並使齊國起兵響應。臣下又輔饒侍奉三晉的大臣,跟從奉陽君、孟嘗君、韓氓、周寂、韓徐為並且列在他們之下,唯恐他們攻伐秦國疑慮不定,自身又同泰國決裂。一開始請求諸侯焚燒天下秦符的,是臣下;再次傳告諸侯焚燒秦符的,是臣下;要使五國相約關閉通往秦國關隘的,是臣下。奉陽君、韓餘為已經和睦了,蘇修、朱嬰已經都暗中留在了邯鄲,臣下又遊說齊王前擊敗壞宋郭的合秦之約。諸侯一同講和,於是派蘇絡宣揚諸侯的言論,而把齊國作為最好的邦交,請求發兵攻魏,臣下又以死相爭,果真從西面由蘇修傳來齊不伐魏的訊息,臣下不是不知道秦國權勢之大,然而我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您啊。”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