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四·秦攻韓之管

秦攻韓之管原文

  秦攻韩之管,魏王发兵救之。昭忌曰:“夫秦强国也,而韩、魏壤梁。不出攻则已,若出攻,非于韩也必魏也。今幸而于韩,此魏之福也。王若救之,夫解攻者,必韩之管也;致攻者,必魏之梁也。”魏王不听,曰:“若不因救韩,韩怨魏,西合于秦,秦、韩为一,则魏危。”遂救之.

  秦果释管而攻魏。魏王大恐,谓昭忌曰:“不用子之计而祸至,为之奈何?”昭忌乃为之见秦王曰:“臣闻明主之听也,不以挟私为政,是参行也。愿大王无攻魏,听臣也。”秦王曰:“何也?”昭忌曰:“山东之众,时合时离,何也哉?”秦王曰:“不识也。”曰:“天下之合也,以王之不必也;其离也,以王之必也。今攻韩之管,国危矣,未卒而移兵于梁,合天下之从,无精于此者矣。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故为王计者,不如齐赵,秦已制赵,则燕不敢不事秦,荆、齐不能独从。天下争敌于秦,则弱矣。”秦王乃止。

秦攻韓之管譯文

  秦國攻打韓國的管城,魏王發兵救援韓國。昭忌對魏王說:“秦國是強國,而韓魏與秦國接壤。秦國不發兵進攻則罷,如果發兵,矛頭不對準韓國,必對準魏國。如今幸而進攻韓國,這是魏國的幸運。大王如果救援韓國,那麼解除圍攻的,必定是韓國的管城;招致進攻的,必定是魏國的大梁了。”魏王不聽勸告,說:“如果不趁此時去營救韓國,韓國將要怨恨魏國,它向西和秦聯合,結成一體,那麼魏國不就危險了嗎?”於是就去救助韓國,秦國果然扔下管邑來攻打魏國。魏王驚恐萬分,對昭忌說:“我沒有采納您的意見,結果大禍臨頭,這該如何是好呢?”

  昭忌就為這件事去見秦王說:“我聽說英明的君王聽政的時候,不根據私見治理國家,希望大王不要進攻魏國,聽信我的意見吧。”秦王說:“為什麼呢?”昭忌回答說:“崤山以東的六國,時而聯合,時而分離,為什麼呢?”秦王說:“不清楚。”昭忌說:“天下諸侯之所以聯合,是因為大王攻擊目標還沒確定;它們的分裂,是因為大王進攻目標已經確定了。如今秦國攻打韓國管城,韓國就危險了,可是還沒有個結果就把軍隊移向魏國,那麼諸侯要組織合縱聯盟的想法,沒有比這時更強烈的了。各國都認為秦國如此貪得無厭,肯定不會支助您。所以替大王考慮,不如去制服趙國。如果控制趙國,那燕國也不得不服從您,楚和齊就不能單獨合縱。如果天下諸侯爭著與秦國為敵,那麼秦國就要衰弱下去。”秦王於是停止攻魏。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