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魏四·獻書奏王

獻書奏王原文
(阙文)献书秦王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也。有虵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广大,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服桀矣。今秦国与山东为雠,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秦果南攻兰田、鄢、郢。
獻書奏王譯文

  (遺漏文字)有人上書給秦昭王說:“我聽說大王謀劃出兵魏國,這個計劃恐怕不妥當,希望大王慎重考慮一下。魏國猶如山東六國的腰部。譬如這裡有一條蛇,你打它的尾,它的頭就會來救護;你打它的頭,它的尾巴就會來救護;打擊它的腰部,首尾都會來救護。現在的魏國就好比是天下諸侯的腰身。秦國要攻打魏國,就是向天下人顯示要腰斬山東六國的脊樑,這顯然也將造成山東六國'首尾皆救腰身'的局面。山東六國必定害怕被消滅,只要一害怕,必定廣泛聯合在一起。六國的力量還很強大,我看秦國一定很快就要遭受巨大的憂患了。

  我私下替大王考慮,不如向南方出兵。矛頭對準楚國,楚國兵力弱,諸侯必定不能相救。這樣,秦國的領土就可以擴大,國家能夠富足,兵力會加強,君王也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大王聽說過商湯討伐夏桀的事嗎?他先對弱小的密須國用兵,以此訓練和整頓自己的軍事力量,等攻下密須國以後,商湯認為可以征服夏桀了。現在秦國與山東六國為敵,如果不以弱國來訓練戰鬥力量,那麼軍隊必將遭受嚴重挫傷,國家必定面臨更大的憂患。”秦兵果然取道蘭田,攻打楚國鄢、郢二城。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