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ǎi xì | 注音 | ㄅㄞˇ ㄒㄧˋ |
首字母 | b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百藝、百家戲、百劇、百戲百娛 | ||
反義詞 | 無戲可看 | ||
基本解釋 | 古代雜技、樂舞表演的總稱。秦漢時已盛行。包括雜技、幻術和歌舞等。南北朝以後也稱散樂”。隋代曾把四方散樂集中到洛陽(今屬河南)表演。唐宋兩代除宮廷演出外,唐代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寺院裡設戲場”,宋代在大城市設瓦舍,作為百戲一類技藝的表演場所。元代以後,百戲”一詞已少用。 |
百戲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表演藝術的泛稱,“百戲”一詞產生於漢代。《漢文帝篡要》載:“百戲起於秦漢曼衍之戲,技後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尋橦等也。”可見百戲是對漢族民間諸技的稱呼,尤以雜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