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泗州戲 泗州戲的意思 泗州戲怎麼讀
“泗州戲”詞語拼音為:sì zhōu xì,注音:ㄙˋ ㄓㄡ ㄒㄧˋ,首字母:szx,“泗州戲”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泗州戲、泗州戲曲,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安徽省主要劇種之一,俗稱"拉魂腔"。由舊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縣)的民間歌舞"花鼓"發展而成,約有一百多年曆史,流行於淮河兩岸。解放後,在音樂改革和編演現代劇方面都有不少進展。
拼音 sì zhōu xì 注音 ㄙˋ ㄓㄡ ㄒㄧˋ
首字母 szx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泗州戲、泗州戲曲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安徽省主要劇種之一,俗稱"拉魂腔"。由舊泗州(州治在今安徽省泗縣)的民間歌舞"花鼓"發展而成,約有一百多年曆史,流行於淮河兩岸。解放後,在音樂改革和編演現代劇方面都有不少進展。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泗州塔
下一個詞語: 泗洙
泗州戲”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泗州戲,原名拉魂腔,1952年正式定名為泗州戲,流行於安徽淮河兩岸,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它與江蘇、山東、河南的柳琴戲、江蘇的淮海戲同是由"拉魂腔"發展而來,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血緣關係。

泗州戲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優美的唱腔,動聽的旋律,唱響淮河兩岸,大江南北,據1953年統計,泗州戲的傳統劇目有300多出。

泗州戲與皖北人民的生活、習俗有著密切的聯絡,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徵。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飛躍發展,觀眾逐步減少,演出虧損,傳統技藝瀕臨失傳,泗州戲的生存出現了危機,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扶持。

建國來湧現出一大批藝術家,以李寶琴、霍桂霞、李寶鳳、周鳳雲、王寶蓮五位名伶為代表,1957年5月拂曉報曾這樣報道泗州戲五大名伶,“李寶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寶鳳的棒、周鳳雲的像、王寶蓮的樣”分別概述各位大師的藝術特色。

2006年5月20日,泗州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