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ǐ yǐng xì | 注音 | ㄓˇ ㄧㄥˇ ㄒㄧˋ |
首字母 | zy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紙影戲、影劇、影戲、影視劇、紙片戲 | ||
反義詞 | 真實電影、真實戲劇 | ||
基本解釋 | 1.古老的戲劇表演形式之一。也稱皮影戲或影戲。其法為用厚紙或羊皮裁剪成人物形象,塗以彩繪,並繫有提線,能為多種動作。演出時伴有音樂歌唱,利用燈光射映於臺前白幕上,使演出的影像具有逼真之感。我國宋代即有此戲劇形式。參見"影戲"。 |
紙影戲,俗稱皮猴戲,是用皮革或紙板平面雕刻成各種人物形狀,透過燈光在棚窗紙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種戲劇形式。至清末,改影現為形現,將原皮革或紙版平面雕形改為木偶立體造型,木偶背部和兩手各穿一根鐵線,以供操縱表演。低影改為木偶,但潮人習慣仍稱為紙影戲。
“紙影”是潮汕農村一種特別廣泛流行的文娛方式之一。每逢祭神的日子,人們往往請來演紙影的戲班,在神廟前面,在村頭街尾的廣場上搭棚做戲,既敬神也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