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ǔ qín xì | 注音 | ㄨˇ ㄑㄧㄣˊ ㄒㄧˋ |
首字母 | wqx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也稱五禽操”。一種仿生健身術。由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神態和動作組成。每一禽戲有若干動作組成套路。由漢代名醫華佗將導引術與五行、髒象、氣血、經絡等學說結合創編而成。現今廣泛應用於治療疾病和醫療體操中。 |
五禽戲是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的一個重要功法,其創編者華佗(約145-208),出生在東漢末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其一生著述頗豐,但均亡佚。今傳《中藏經》、《華佗神醫秘傳》等皆託名之作。華佗弟子中著名者有吳普、樊阿、李當之等人。其中,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而樊阿則擅長針灸及養生,據傳他活到100多歲。
2018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江蘇師範大學為五禽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