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五更,古代榮譽稱號。相傳周天子為提倡孝悌,設此位以父兄之禮尊養年老德高、閱事深的退休官員。《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鄭玄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又《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鄭玄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 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孔穎達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這種制度秦漢還儲存著。《史記·陳涉世家》:“陳勝⋯⋯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漢書·禮樂志》:“養三老五更於辟雍。”考釋不一,鄭玄以三老五更為各一人,蔡邕以三老為三人,五更為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