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ān yòu | 注音 | ㄙㄢ ㄧㄡˋ |
首字母 | sy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宥恕、寬恕、饒恕、原諒 | ||
反義詞 | 責罰、懲罰、處罰 | ||
基本解釋 | 1.指古代對犯罪者可從輕處理的三種情況。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寬恕三次之制。 3.古代天子﹑諸侯勸食的禮儀。宥,同"侑"。 |
三宥又稱“三侑”。秦代稱“三環(讀作原)”,漢稱“三原中茵古時犯人可以得到寬大處理的三種情況。一是不識,即因不知法而犯罪(一說不識即不審,即因錯誤而犯,例如將乙當作甲而誤殺之);二是過失,即因疏忽大意而犯罪;三是遺忘,即因忘記法律的規定而犯罪。對於上述三種情況,可以給予赦宥,不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