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洪武元年(1368)春正月初四日,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天下稱號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叫玄皇帝,廟號德祖;曾祖考叫恆皇帝,廟號懿祖;祖考叫裕皇帝,廟號熙祖;皇考叫淳皇帝,廟號仁祖;妻皆皇后。立妃馬氏為皇后,世子標為皇太子。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諸功臣進爵有別。初五日,頒即位詔書於天下。追封皇伯考以下皆為王。初十日,李善長、徐達等兼東宮官。十三日,遣使核實浙西田賦。二十一日,胡廷瑞攻克建寧。二十九日,鄧愈為征戍將軍。攻略南陽以北州郡。湯和攻克延平,活捉元平章陳友定,福建平定。當月,天下府州縣官來朝,太祖告誡他們說“:天下始定,百姓財力俱困,現在關鍵在於讓百姓休養生息,這隻有廉者能夠約束自己而利於人,望大家共勉。”二月一日,規定郊社宗廟禮儀,每年必須親自祭祀作為常規。二日,湯和提督海運。廖永忠為徵南將軍,朱亮祖為副將軍,由海道取廣東。六日,用太牢在國學祀先師孔子。七日祀社稷。十一日,詔定衣冠如唐朝制。十二日,常遇春攻克東昌,山東平定。十三日,楊王景攻陷寶慶。二十九日,詔儒臣修訂女規條,嚴禁后妃干預政治。三十日,周德興攻克全州。三月初一,鄧愈攻克南陽。三日徐達前往汴梁,左君弼投降。
夏四月初一,蘄州進獻竹蓆,太祖拒受,詔令四方不要隨便進獻。廖永忠率部隊到廣州,元守臣何真投降,廣東平定。初七,集合祖先牌位在太廟舉行大祭。初八,徐達、常遇春大破元兵於洛水北,於是進圍河南,梁王阿魯溫投降,河南平定。十七日,楊王景攻克永州。二十四日,行幸汴梁。二十六日,馮勝攻克潼關,李思齊、張思道逃走。五月十日,廖永忠攻下梧州,潯、貴、容、鬱林各州都投降。二十二日,改汴梁路為開封府。六月一日,徐達朝見太祖,七日,海南、海北各道投降。二十五日,楊王景、朱亮祖攻陷靖江。
秋七月二十日,廖永忠攻下象州,廣西平定。二十二日,賑恤中原貧民。二十三日,太祖將回應天,對徐達等說“:中原百姓,久為群雄侵苦,流離相望,所以命令將帥北征,拯民於水火。元朝祖宗有功德於民,其子孫不顧百姓死活,老天厭棄他們。君有罪,百姓卻是無辜的。前代革命之際,肆行屠戮,違天虐民,我實在不忍。諸將攻下城池之時,不要肆意燒殺掠奪,元之宗室親戚,都要保全。這樣上順天意,下慰人望,符合我討伐罪人安撫百姓之意。不恭守命令的罰無赦。”二十八日,命令馮勝留守開封。閏七月初九,從開封回宮。十一日,徐達會合諸將兵於臨清。十四日,常遇春攻克德州。二十八日,攻克通州,元帝逃往上都。當月,徵召天下賢才充當守令。免除吳江、廣德、太平、寧國、滁、和受災田租。八月一日,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二日,徐達進入元都,封存府庫圖籍,把守宮門,禁止兵士侵犯暴行,遣將巡古北口各關隘。四日,因京師起火,四方水旱災害,太祖詔中書省集中討論便民事宜。九日,定六部官制。御史中丞劉基辭官。十一日,大赦死罪以下的罪犯。救濟從徵將士家人,逃跑的允許自首。新近攻克的州郡不要亂殺。輸納賦稅道路遙遠的,官府代為轉運,出現災荒據實報告。免鎮江租稅,逃難百姓復業的,任其開墾荒地,免三年賦稅徭役。衍聖公襲封並授曲阜知縣,一如前代制度。有司以禮聘招賢士,學校不要專事虛文。定罪量刑,不要不是時候處決囚犯。免除書籍田器稅,民間拖欠負擔免徵。蒙古、色目人有才能者,允許提升使用。對鰥寡孤獨廢疾之人給予撫卹救濟。百姓年滿七十以上者,允許一子免去賦役。其他有關利與害應當興革的不在詔內者,有關部門應據實報告。十四日,行幸北京,改大都路為北平府,徵元故臣。十五日,詔徐達、常遇春進取山西。二十六日,放元宮人。九月二十日,太祖下詔說“: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士共同治理。今賢士多隱崖穴,是官府失於敦勸,朝廷疏於禮待,還是我寡昧不足以招攬賢才,將在位的雍蔽使不能上達?要不然,賢士大夫,幼學壯行,難道甘於沒落世間。天下剛定,我願與諸儒講明治道,有能輔佐我濟世安民者,有司以禮相待。”二十八日,常遇春攻下保定,於是直下真定。
冬十月三日,馮勝、湯和下懷慶,澤、潞相繼下。十日,回到京師。十一日,因元都平定,詔告天下。十一月二日,遣使分行天下,訪求賢才。三日,第一次祭祀上帝於圜丘。二十六日,詔劉基還。十二月一日,徐達攻克太原,擴廓帖木兒逃到甘肅,山西平定。三日,置登聞鼓。二十六日,以書諭明癉。
洪武二年(1369)正月十日,在雞籠山立功臣廟。十二日,供奉太廟。十五日,太祖下詔說:“我本淮右百姓,因天下大亂,率眾渡江,保民圖治,今已有十五年。蒙蒼天保..,各地都已戡定。命將北征,齊、魯百姓送糧給軍,不遠千里。我體其煩勞,已免其元年田租。現遭旱災,民未輕鬆,再免一年。不久,大軍平定燕都,攻下晉、冀,百姓遭受兵患,困於征斂,北平、燕南、河東、山西今年田租也一起免去。河南諸郡歸附,久想施惠他們,因西北未平,師過其地,所以沒有這樣做。現在晉、冀平定,西抵潼關,北達大河,南到唐、鄧、光、息之地,今年稅糧全部免除。”又下詔說:“應天、太平、鎮江、宣城、廣德供應浩大。去年免租,但遇上旱災,現再免諸郡和無為州今年租稅。”二十五日,常遇春攻取大同。當月,倭寇侵掠山東濱海郡縣。二月一日,下詔修元史。十七日,耕耒昔田。三月六日,徐達到奉元,張思道逃走。賑救陝西饑荒,每戶給米三石。十二日,常遇春到鳳翔,李思齊逃奔臨洮。
夏四月二日,常遇春還師北平。五日,博士孔克仁給諸王子授經,令功臣子弟入學。十一日,編祖訓錄,制定封建諸王制度。徐達攻下鞏昌。十二日,賜秦、隴新近歸附州縣稅糧。十三日,馮勝到臨洮,李思齊投降。二十一日,徐達在西安襲破元朝豫王。五月一日,日食。四日,徐達攻下平涼、延安。張良臣率慶陽投降。不久反叛。十日,第一次在方丘祀地。六月十七日,常遇春攻克開平,元帝逃到北方。二十日,封陳日火奎為安南國國王。
秋七月七日,鄂國公常遇春死於軍中,詔李文忠領其眾。十九日,擴廓帖木兒遣將破原州、涇州。二十九日,馮勝將其擊敗。丙辰日,明日升派使臣來。八月四日,元兵進攻大同,李文忠將其擊敗。七日,制定內侍官制度。諭吏部說:“內臣只備使令,不要太多的人。自古以來這些人擅權,應引以為鑑。駕馭他們的辦法是使他們畏法,不讓他們有功,有功就驕恣。”十一日,《元史》修成。十四日,封王顓為高麗國王。二十一日,徐達攻克慶陽,斬張良臣,陝西平定。當月,太祖命令儒臣編纂禮書。九月十日,太祖召徐達、湯和還朝,馮勝留下總領軍事。十二日,以臨濠為中都。二十七日,徵南師還。
冬十月一日,太祖派楊王景曉諭明日升。十三日,甘露降在鐘山,群臣請求祭告太廟,太祖不許。三十日,詔告天下郡縣設立學校。這月,派使者送給元帝書信。十一月十四日,祀上帝於圜丘,附帶祭仁祖。十二月十三日,封阿答阿者為占城國王。甲申日,賑西安各府饑荒,每戶給米二石。二十八日,大獎平定中原及徵南將士。庚寅日,擴廓帖木兒進攻蘭州,指揮於光死難。
這年,占城、安南、高麗入朝進貢。
洪武三年(1370)春一月三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為副,分道北征。二月二十四日,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二十九日,詔求可任六部的賢才。這月,李文忠攻下興和,進兵察罕腦兒,抓獲元平章竹貞。三月一日,免南畿、河南、山東、北平、浙東、江西廣信、饒州今年田租。
夏五月七日,封皇子木爽為秦王,木岡晉王,棣燕王、木肅吳王、楨楚王、..齊王、梓潭王、杞趙王、檀魯王,從孫守謙靖江王。徐達在沈兒峪大破擴廓帖木兒,其眾盡降,擴廓逃到和林。二十八日,元帝死於應昌,子愛猷識理達臘即位。這月,慈利土官覃后土作亂。五月一日,徐達攻取興元。分派鄧愈招諭吐蕃。九日,太祖下詔令守令推舉學識篤行之士。十一日,設科取士。十六日,李文忠攻克應昌。元嗣君北逃,獲其子買的裡八剌,降五萬餘人,窮追到北慶州,不及而還。十九日,詔行大射禮儀。二十日,在方丘祀地,附帶祭仁祖。二十三日,徐達攻下興元。鄧愈攻克河州。二十九日,詔開國將帥無嗣的給薪俸於家人。當月旱,齋戒,后妃親手做飯,皇太子諸王在齋所吃飯。六月一日,太祖素服草屨,步行禱告山川壇,露宿三天,在西廡還齋。四日,獎賞將士,審判獄中囚犯,命令官府徵求通經術明治道之人。五日,大雨。十五日,李文忠捷報到,命令仕元的人不要朝賀。諡元主號順帝。十六日,買的裡八剌到京師,群臣請求殺俘虜祭獻。太祖說“:武王伐殷用過嗎?”省臣以唐太宗曾這樣做過回答。太祖說“:太宗是對待王世充。若遇到隋之子孫,恐怕也不這樣。”於是不許。又以捷報多誇張之辭,對宰相說:“元朝統治中國百年,我和你們父母都賴其生養,為何如此菲薄,請改掉。”十八日,封買的裡八剌為崇禮侯。十九日,太祖在南郊告捷。二十日,告太廟,詔示天下。二十四日,遷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百姓無業者到臨濠耕作,給資金糧食耕牛種子,免三年租稅。這月,倭寇犯山東、浙江、福建濱海州縣。
秋七月三十日,明升部將吳友仁侵犯漢中,參政傅友德將其擊敗。中書左丞楊憲獲罪被殺。八月二十九日,派人埋葬中原遺骸。
冬十月一日,太祖詔儒士到午門,為武臣講授經史。八日,周德興任徵南將軍,討伐覃篨,篨逃走。十一月七日,送書信給元嗣君。十一月七日,北征師還。十九日,太祖告武成於郊廟。十一日,大封功臣。進升李善長為韓國公,徐達魏國公,封李文忠曹國公,馮勝宋國公,鄧愈衛國公,常遇春子茂鄭國公,湯和等侯者二十八人。十四日,太祖設壇親自祭祀戰死將士。二十五日,在圜丘祭天。二十六日,詔戶部置戶籍、戶帖,每年登記上報,著為令。三十日,封中書右丞汪廣洋忠勤伯,御史中丞劉基誠意伯。十二月八日,再次送書信給元嗣君,並曉諭和林各郡。九日,建立奉先殿。十五日,派使臣祭歷代帝王寢陵,並加以修復。二十四,賜勳臣田。二十七日,因正月到本月,太陽多次有黑子,詔朝廷臣子言得失。
這年,占城、爪哇、西洋入朝進貢。
洪武四年春(1371)一月二日。罷李善長,任命汪廣洋為右丞相。三日,中山侯湯和為徵西將軍,江夏侯周德興、德慶侯廖永忠為副,率水軍由瞿塘;潁川侯傅友德為徵虜前將軍,濟寧侯顧時為副,率步兵騎兵由秦、隴,水陸並進伐蜀。魏國公徐達在北平練兵。四日,衛國公鄧愈督糧餉給徵蜀軍隊。六日,建郊廟於中都。二十三日,下詔設科取士連舉三年,以後三年一舉。二十四日,免山西旱災田租。二月二十日,太祖行幸中都。二十八日從中都回宮。元朝平章劉益率遼東投降。這月,免太平、鎮江、寧國田租。三月一日,第一次策試天下貢士,賜吳伯宗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別。二十一日,遷徙山後民一萬七千戶屯北平。二十三日,誠意伯劉基辭官。
夏四月四日,傅友德攻克階州,文、隆、綿三州相繼收復。五月,免江西、浙江秋糧。六月一日,傅友德攻克漢州。十日,廖永忠克夔州。十七日,明升將丁世貞攻破文州,守將朱顯忠死。二十二日,湯和到重慶,明升投降。八日,倭寇犯膠州。當月,遷徙山後民三萬五千戶到內地,又遷沙漠遺民三萬二千戶屯田北平。
秋八月一日,徐達練兵山西。十二日,傅友德攻下成都,四川平定。十五日,明升到京城,封為歸義侯。八月十四日,免去中都、淮、揚及泰、滁、無為田租。二十九日,賑陝西饑荒。本月高州海寇作亂,通判王名善死難。三十日,日食。
冬十月十七日,徵蜀師還。十一月七日,在圜丘祭天。十一日,詔令官吏犯貪贓者其罪不寬恕。本月,免陝西、河南受災田租。徐達還朝。
這年,安南、氵孛泥、高麗、三佛齊、暹羅、日本、真臘入朝進貢。
洪武五年(1372)春正月五日,待制王..出使雲南,詔諭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到,不屈而死。十七日遷陳理、明升到高麗。二十六日,魏國公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出雁門,趨和林,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出應昌,宋國公馮勝為徵西將軍,直取甘肅,征討擴廓帖木兒。靖海侯吳禎督海運,運糧遼東。衛國公鄧愈為徵南將軍,江夏侯周德興、江陰侯吳良為副,分道討伐湖南、廣西洞蠻。二月八日,安南陳叔明殺其主日火堅自立,遣使入朝進貢,明廷拒絕。三月二十日,都督僉事藍玉在土剌河擊敗擴廓。
夏四月二日,賑救濟南、萊州饑荒。二十一日,第一次行鄉飲酒禮。二十三日,鄧愈平定散毛諸洞蠻。五月六日,徐達和元兵在嶺北開戰,擊敗取勝。當月,詔說:“天下大定,禮儀風俗不可不正。那些遭亂淪為奴隸者恢復為民。凍飢者裡中富裕人家應借貸他們,孤寡殘疾者官府供養,不要流離失所。鄉里論年齡,相見揖拜,不要違禮。婚姻不要看財多少。喪事看家裡有無,不要迷信陰陽禁忌,停柩暴露。流民復業後各按人力耕種,不要以舊田為限。僧道齋醮各種男女,放縱飲食,有關部門要嚴加管治,閩、粵豪富人家不要閹人之子,違者抵罪。”六月一日,制定宦官禁令。二日,定宮官女職制度。三日,馮勝攻克甘肅,追敗元兵於瓜、沙州。十八日,制定六部職掌及歲終考績法。二十七日,吳良平靖州蠻。二十九日,李文忠在阿魯渾河擊敗元兵,宣寧侯曹良臣戰死。三十日,作鐵榜誡功臣。這個月,賑山東饑荒,免受災郡縣田租。
秋七月十一日,湯和和元兵在斷頭山開戰,元兵敗。八月二十二日,吳良平定五開、古州諸蠻。三十日元兵進犯雲內,同知黃裡死。九月十四日,周德興平定婪鳳、安田諸蠻。
冬十月二十四日,馮勝師還。這月,免應天、太平、鎮江、寧國、廣德田租。十一月十八日,在圜丘有事。二十一日,徵南師還。二十九日,納哈出侵犯遼東。這月,召徐達、李文忠還。十二月一日,詔告有關部門去農桑學校學習。八日,命令百官奏事向皇太子陳述。二十七日,鄧愈為徵西將軍,出征吐蕃。二十九日,送書信給元嗣君。
這年,瑣裡、占城、高麗、琉球、烏斯藏入朝進貢。高麗貢使又到,曉諭以後三年一貢。
洪武六年(1373)春正月十二日,貶汪廣洋為廣東參政。二月二十三日,太祖命令暫停科舉,觀察推舉賢才。三十日,命令御史和按察使考察有關部門。二月初一,日食。頒佈《昭鑑錄》,訓誡諸王。六日,檢閱。三月一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為副,防備山西、北平。十三日,任命指揮使於顯為總兵官,防備倭寇。夏四月十八日,命令有關部門上山川險易圖表。六月十二日,盱眙獻瑞麥,進獻宗廟。二十二日,擴廓帖木兒遣兵進攻雁門,指揮吳均擊退他們。當月,免除北平、河間、河南、開封、延安、汾州受災田租。
秋七月三日,命令戶部清查渡江以來各省水旱災份數目,優加撫卹。十三日,胡惟庸為右丞相。八月六日,詔祀三皇及歷代帝王。
冬十月十三日,召徐達、馮勝回朝。十一月十五日,擴廓帖木兒進犯大同,徐達遣將將其擊敗,並留下鎮守。二十七日,派遣兵部尚書劉仁賑救真定饑荒。二十九日,冬至,帝身體不適,改卜郊。閏月八日,錄用故功臣子孫未嗣者二百零九人。十五日,行祭於圜丘。庚寅日,頒定大明律。
這年,暹羅、高麗、占城、真臘、三佛齊入朝進貢。命安南陳叔明暫且主持國事。
洪武七年(1374)春正月八日,都督僉事王簡、王誠,平章李伯升,在河南、山東、北平屯田。靖海侯吳禎任總兵官,都督於顯任副職,巡行海上捕捉倭寇。二月一日,日食。二十二日,修繕曲阜孔子廟,設孔、顏、孟三氏學說。這月平陽、太原、汾州、歷城、汲縣遭受旱蝗災害,一起免除租稅。
夏四月四日,都督藍玉在白酒泉擊敗元兵,攻克興和。七日,金吾指揮陸齡討平永、道各州蠻。五月十一日,免除真定等四十二府州縣受災田租。四月二十七日,賑濟蘇州饑民三十萬戶。二十八日,減蘇、松、嘉、湖極重田租的一半。六月,陝西平涼、延安、靖寧、..州遭受大雨冰雹,山西、山東、北平、河南遭受蝗災,一起免除田租。
秋七月一日,李文忠在大寧、高州擊破元兵。九日,倭寇侵掠登、萊。八月一日,祀歷代帝王廟。九月八日,詔軍士陣亡、其父母妻子不能自己養活的,由官府養。百姓逃避兵患而離散或者客死他鄉而留下老幼的,一起出錢送還。遠方做官死後,其妻子不能迴歸的,官府給予車船費用送回。二十七日,賑濟河間、廣平、順德、真定饑荒,免除租稅。九月十五日,派崇禮侯買的裡八剌回,送元嗣君書信。
冬十一月一日,納哈出進犯遼陽,千戶吳壽將其擊走。十日,在圜丘祭天。十二月七日,召鄧愈、湯和回京。
這年,阿難功德國、暹羅、琉球、三佛齊、烏斯藏、撒裡、畏兀兒入朝進貢。
洪武八年(1375)春正月十一日,增祀雞籠山功臣廟一百零八人。十三日,命令官府檢察貧民無依靠的,供給房屋和衣食。二十日,鄧愈、湯和等十三人在河南、陝西、北平守備屯田。二十七日,詔令天下設立社學。這個月,黃河在開封決口,朝廷動員百姓堵塞。二月四日,寬恕各種犯死罪以下和官犯私罪的罪犯,貶鳳陽運輸屯種。二十三日,太祖耕耒昔田。召徐達、李文忠、馮勝還京,傅友德留鎮北平。三月一日,建立鈔法。二十一日。罷寶源局鑄錢。
夏四月二日,行幸中都。二十八日,太祖親自巡察中都。免彰德、大名、臨洮、平涼、河州受災田租。罷營中都。辭官人誠意伯劉基病死。五月十日,永嘉侯朱亮祖和傅友德共同鎮守北平。六月十四日,指揮同知胡汝平定貴州蠻。
秋七月一日,日食。三日,改作太廟。四日,召傅友德、朱亮祖還,李文忠、顧時鎮守山西、北平。十日,詔令官吏奔父母喪事不要等著報告。京師地震。十九日,免應天、太平、寧國、鎮江和蘄、黃各府受災田租。八月二十二日,元朝擴廓帖木兒死。
冬十月一日,下詔推舉富民中品行端莊明達時務之人。二十六日,命皇太子諸王在中都研討練習武功。十一月二十一日,行祭於圜丘。十二月三日,京師地震。丁寅日,遣使賑救蘇州、湖州、嘉興、松江、常州、太平、寧國、杭州水災。這月,納哈出進犯遼東,指揮馬雲、葉旺大敗納哈出。
這年,撒裡、高麗、占城、暹羅、日本、爪哇、三佛齊入朝進貢。
洪武九年(1376)春正月,中山侯湯和,潁川侯傅友德,都督僉事藍玉、王弼,中書右丞丁玉,在延安守備邊防。三月二十五日,太祖下詔說:“多年西征敦煌,北伐沙漠,軍需甲仗,皆賴山、陝,又因秦、晉二府宮殿之役,重困我民。平定以來,百姓未得休息。國都剛建,土木屢興。近郊已經極為煩勞,外郡更是疲於轉運。現在蓄儲有餘,淮、揚、安、徽、池五府和山西、陝西、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北平、湖廣今年租賦,全部免除。”
夏四月二十七日,京師從去年八月到今天才下雨。五月二十日,從四月二十七日下雨到今天才晴。六月十一日,改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十八日,李文忠還京。
秋七月一日,日食。這月,免除蘇、松、嘉、湖水災田租,賑永平旱災。元將伯顏帖木兒進犯延安,傅友德將其擊敗,伯顏投降。八月二十七日,遣官祭歷代帝王陵寢,禁止放牧,設守陵戶。忠臣烈士祠,官府要時時修治。分別派國子生修嶽鎮海瀆祠。西番朵兒只巴侵寇罕東,河州指揮寧正擊走之。閏九月初九,因災異詔求直言。
冬十月九日,太廟成,從此行合享禮。十月二十日,命令秦、晉、燕、吳、楚、齊諸王在鳳陽治理兵士。十一月二日,在圜丘祭天。十八日,遷山西及真定民無產的到鳳陽耕作。十二月五日,賑京師內、浙江、湖北水災。三十日,遣都督同知沐英乘傳驛到陝西問民間疾苦。
這年,賢邦、琉球、安南、日本、烏斯藏、高麗入朝進貢。
洪武十年(1377)春正月十二日,以羽林等衛軍作為秦、晉、燕三府護衛。這年春,賑蘇、松、嘉、湖水災。
夏四月二日,鄧愈為徵西將軍,沐英為副將軍,率師討伐西蕃,大破西蕃。這月,賑太平、寧國、宜興、錢塘各縣水災。五月二十三日,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總領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議軍國重事。二十六日,賑湖廣水災。二十九日,戶部主事趙乾賑荊、蘄遲緩,被殺。六月十一日,詔臣民言事者,實封達御前。二十日,命政事啟奏皇太子裁決然後奏聞。
秋七月八日,設定通政司。這月,第一次派御史巡察州縣。八月四日,改建大祀殿到南郊。七日,選武臣子弟在國子監讀書。九月二十一日,賑救紹興、金華、衢州水災。二十六日,胡惟庸為左丞相、汪廣洋為右丞相。
冬十月十三日,封沐英西平侯。十六日,賜百官公田。十一月九日,衛國公鄧愈死。十三日,合祀天地於奉天殿。該月,免河南、陝西、廣東、湖廣田租。威茂蠻叛,御史大夫丁玉為平羌將軍,討平。十二月一日,日食。三日,錄用故功臣子孫五百餘人,授官有別。
這年,占城、三佛齊、暹羅、爪哇、真臘入貢。高麗使來五次,因其未立嗣王,朝廷拒絕。
洪武十一年(1378)春一月一日,分封皇子椿為蜀王,柏湘王,桂豫王,木英漢王,植衛王。改封吳王木肅為周王。六日,進封湯和信國公。該月,徵召天下布政使及知府來朝。二月,指揮胡淵平茂州蠻。三月十日,命令奏事不要僅僅告訴中書省。該月,分來朝官為三等。
夏四月,元嗣君愛猷識理達臘死,子脫古思帖木兒繼位。五月二十六日,存問蘇、松、嘉、湖受水災百姓,每戶賜米一石,免除拖欠賦稅六十五萬多。六月十二日,遣使者祭奠故元嗣君。二十九日,五開蠻叛,殺害靖州指揮過興,任命辰州指揮楊仲名為總兵官,討伐五開叛蠻。
秋七月七日,賑濟平陽饑荒。這月,蘇、松、揚、臺海患,遣官撫卹。八月,免除應天、太平、鎮江、寧國、廣德各府州秋糧。九月十七日,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
冬十月二十五日,大祀殿落成。十一月一日徵西將軍西平侯沐英率都督藍玉、王弼征討西蕃。本月,五開蠻平定。
這年,暹羅、..婆、高麗、琉球、占城、三佛齊、朵甘、烏斯藏、彭亨、百花入朝進貢。
洪武十二年(1379)春一月十一日,第一次合祀天地於南郊。十六日,洮州十八族番反叛,命沐英率兵征討。二十九日,丁玉平定松州蠻。二月一日,李文忠督管河、岷、臨、鞏軍事。八日,太祖下詔說“:今春雨雪下了十幾天,天下貧民困於飢寒的不少,令官府給他們錢鈔。”二十九日,信國公湯和率列侯在臨清練兵。
夏五月十七日,免去北平田租。六月三日,都督馬雲征伐大寧。
秋七月二十二日,丁玉回師討平眉縣賊。二十五日,李文忠還掌大督府事。八月十八日,詔令凡辭官回家的官吏免除其家賦稅徭役,終身不再徵取。九月六日,沐英大破西番,抓獲其部長三副使。
冬十一月一日,沐英班師回朝,封仇成、藍玉等十二人為侯。二十七日,大寧平定。十二月,汪廣洋被貶廣南,被賜死。徵召天下博學老成之士到京師。
這年,占城、爪哇、暹羅、日本、安南、高麗入朝進貢。高麗進貢黃金百斤、白金萬兩,因其不符約定,拒絕收納。
洪武十三年(1380)春正月初六,左丞相胡惟庸謀反,和其同黨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一起被殺。十一日,在南郊大祀天地。罷中書省,廢除丞相等官,更改制定六部官秩序,改大都督七府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二月一日,詔推舉聰明正直、孝弟力田、賢良方正、文學術數之士。發丹符,統計天下金銀糧食數量。七日,文武官年滿六十歲以上的允許辭官,給以誥敕。三月一日,減免蘇、松、嘉、湖重賦十分之二。十一日,燕王朱棣建國北平。二十一日,沐英在亦集乃襲擊元將脫火赤,活捉他,並盡降其眾。
夏四月二十九日,命群臣各自推舉自己所知。五月四日,雷震謹身殿。五日,大赦。六日,釋放在京和臨濠屯田運輸勞作之人。九日,免天下田租。官吏以過失誤罷的還其職務。十二日,都督濮英進兵赤斤站,抓獲故元豳王亦憐真及其部曲而還。這月,罷御史臺,命從徵士卒老了有病者允許子代,老而無子及寡婦,有司給錢送還。六月七日,雷震奉天門,避上殿反省過失。六月八日。罷王府工役。十八日,設定諫院官。
秋八月,命天下學校師生,每日由官方給膳食。十月四日,景川侯曹震、營陽侯楊王景、永城侯薛顯在北平屯田。十八日,天壽節,第一次受群臣朝賀,在謹身殿賜宴,以後為常例。十九日,設四輔官,告於太廟。任命儒士王本、杜佑、龔..、趙民望、吳源為春、夏官。這月,詔陝西衛軍用三分之二屯田。安置翰林學士宋氵廉領旨到茂州,在路上死亡。
冬十一月九日,徐達還。二十日,元平章完者不花、乃兒不花進犯永平,指揮劉廣戰死,千戶王輅擊敗他們,抓獲完者不花。十二月,天下府州縣所推薦之士到京師的有八百六十餘人,授官有差別。南雄侯趙庸鎮守廣東,討伐陽春蠻。
這年,琉球、日本、安南、占城、真臘、爪哇入朝進貢,日本因無表被拒絕。
洪武十四年(1381)春一月二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湯和、傅友德為左、右副將軍,率師討伐乃兒不花。命新授官之人各舉所知。九日,大祀天地於南郊。二十六日,罷天下每年製造兵器。二十七日,命公侯子弟入國學。三十日,詔求隱逸之士。二月二十四日,核實天下官田。三月一日,大赦。十六日,頒五經、四書於北方學校。
夏四月十五日,徐達率諸將出塞,到北黃河,擊破元兵,獲全寧四部而歸。五月,五溪蠻叛,江夏侯周德興討平。
秋八月二十四日,詔求明經老成之士,官府司禮送京師。二十八日,黃河在原武、祥符、中牟決口。二十九日,徐達還京。九月一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左、右副將軍,率師徵雲南。徐達鎮守北平。二十五日,周德興率軍討伐平定施州蠻。
冬十月一日,日食。二日,命令法司審錄囚犯,會同翰林院給事中和春坊官一起討論平衡公允,然後報告。三日,免應天、太平、廣德、鎮江、寧國田租。十日,分別派遣御史審錄囚犯。二十八日,延安侯唐勝宗率師討平浙東山寇。十一月一日,吉安侯陸仲亨鎮守成都。二十九日,趙庸討伐廣州海寇,大破之。十二月七日,命令翰林春坊官考評各司奏章。十八日,傅友德大敗元兵於白石江,於是下曲靖。二十二日,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逃走普寧自殺。
這年,暹羅、安南、爪哇、朵甘、烏斯藏入朝進貢。因安南侵犯思明,不予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