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趙四·齊將攻宋而秦楚禁之

齊將攻宋而秦楚禁之原文

  齐将攻宋,而秦、楚禁之。齐因欲与赵,赵不听。齐乃令公孙衍说李兑以攻宋而定封焉。李兑乃谓齐王曰:“臣之所以坚三晋以攻秦者,非以为齐得利秦之毁也,欲以使攻宋也。而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臣是以欲足下之速归休士民也。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若复攻之,其国必有乱,而太子在外,此亦举宋之时也。

  “臣为足下使公孙衍说奉阳君曰:‘君之身老矣,封不可不早定也。为君虑封,莫若于宋,他国莫可。夫秦人贪,韩、魏危,燕、楚辟,中山之地薄,莫如于阴。失今之时,不可复得已。宋之罪重,齐之怒深,残乱宋,得大齐,定身封,此百代之一时也。’以奉阳君甚食之,唯得大封,齐无大异。臣愿足下之大发攻宋之举,而无庸致兵,姑待已耕,以观奉阳君之应足下也。县阴以甘之,循有燕以临之,而臣待忠之封,事必大成。臣又愿足下有地效于襄安君以资臣也。足下果残宋,此两地之时也,足下何爱焉?若足下不得志于宋,与国何敢望也。足下以此资臣也,臣循燕观赵,则足下击溃而决天下矣。”

齊將攻宋而秦楚禁之譯文

  齊國將要攻打宋國,而秦國暗中阻止。齊國因此想要聯合趙國,趙國不聽從。齊國就派蘇秦遊說李兌一起進攻宋國並決定李兌的封地。

  蘇秦就對齊閔王說:“臣下之所以堅持用三晉的兵力攻打秦國的原因,並不是以毀壞秦國作為齊國之利,而是想以此便於攻打宋國。可是宋國安排太子做了國君,臣下親近他們的國君並防守堅固,臣下因此想讓您迅速撤兵回國使士兵民眾得到休息。如今宋國太子逃亡,那些和太子要好的人,都有戰死的決心。如果再一次攻打它,宋國一定發生動亂,然而太子卻在國外,這也是佔領宋國的最好時機。”

  臣下為您遊說奉陽君說:‘您年紀很大了,封地不可不早日確定。為您考慮封地,沒有什麼地方能趕上宋國,其它國家沒有一個可以的。秦國人貪婪,韓國、魏國因為靠近秦國就很危險,燕國、楚國偏闢,中山國的土地貧瘠,沒有什麼地方能趕得上陶地。如果失掉當今的時機,就不可能再得到了。宋國的罪孽深重,齊國對它的惱怒仇恨很深,進攻混亂的宋國,使強大的齊國感激您,決定自身的封地,這是千百年來最好的一個時機。’因為奉陽君很貪婪,雖然得到了大的封地,同齊國攻佔宋國沒有大的差異。臣下希望您大肄發動對宋國的進攻,而不用等待宋國軍隊的到來,以此來觀看奉陽君如何對待您的舉動。您用答應封給陶地又不給的辦法引誘他,使軍隊沿著燕國的邊境行動,挾持趙國,而我還像將要忠實地給他封地,事情一定會取得很大成功。臣下希望您拿出一塊土地獻給襄安君用來資助臣下事情的成功。您果然能攻佔宋國,這是兩塊封地,您何必吝嗇呢?如果您不能攻佔宋國,燕國、趙國怎麼敢有奢望。您用這兩塊土地資助臣下,臣下沿著燕國率兵行動,觀察趙國的動靜,那麼您就可以打敗殘破的宋國,而決定天下的命運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