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隱公·隱公十年

隱公十年原文

  【经】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传】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隱公十年譯文

  十年春季,周王朝曆法的正月,魯隱公在中丘會見齊僖公、鄭莊公。二月二十五日,在鄧地結盟,決定出兵日期。夏季五月,羽父事先會合齊僖公、鄭莊公,進攻宋國。六月某一天,隱公在老桃會見齊僖公、鄭莊公。初七日,隱公在菅地打敗宋軍。十五日,鄭國軍隊開進郜地。十六日,鄭國把郜地歸屬於我國。二十五日,鄭國軍隊又開進防地。二十六日,鄭國把防地歸屬於我國。

  君子說:“鄭莊公這樣做,可以說合於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討伐不來朝覲的諸侯,自己不貪求土地,而以犒賞受天子的爵位的魯國,這是得到治理政事的本體了。”

  蔡國人、衛國人、郕國人沒有按照天子的命令會師討伐宋國。

  秋季,七月初五日,鄭國的軍隊進入本國的遠郊,仍然停留在那裡。宋軍、衛軍趁此攻進鄭國。蔡軍跟在後面進攻戴地。八月初八日,鄭莊公包圍戴地。初九日,攻克戴地,俘虜了三國軍隊。

  宋軍、衛軍已經攻入鄭國,而又為了攻打戴地才聯合蔡軍,蔡國人發怒。

  由於三支軍隊不合作而失敗。九月的一天,鄭莊公率軍攻入宋國。冬季,齊軍、鄭軍攻入郕國,這是討伐郕國違背天子的命令。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