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隱公·隱公四年

隱公四年原文

  【经】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传】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翬帅师」,疾之也。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隱公四年譯文

  四年春季,衛國的州籲殺了衛桓公而自立為國君。

  魯隱公和宋殤公會見,打算重溫在宿地所建立的友好。還沒有到預定的日子,衛國人來報告發生了叛亂。夏季,隱公和宋殤公在清地會見。

  當宋殤公即位的時候,公子馮逃到了鄭國。鄭國人想送他回國。等到州籲立為國君,準備向鄭國報復前代國君結下的怨恨,以此對諸侯討好,安定國內人心。他派人告訴宋國說:“君王如果進攻鄭國,除去君王的禍害,以君王為主,敝邑出兵出物,和陳、蔡兩國一道作為屬軍,這就是衛國的願望。”宋國答應了。這時候陳國、蔡國正和衛國友好,所以宋殤公、陳桓公、蔡國人、衛國人聯合進攻鄭國,包圍了國都的東門,五天以後才回去。

  魯隱公向眾仲詢問說:“衛國的州籲能成功嗎?”眾仲回答說:“我只聽說用德行安定百姓,沒有聽說用禍亂的。用禍亂,如同要理出亂絲的頭緒,反而弄得更加紛亂。州籲這個人,仗恃武力而安於殘忍。仗恃武力就沒有群眾,安於殘忍就沒有親附的人。大家背叛,親近離開,難以成功。軍事,就像火一樣,不去制止,將會焚燒自己。州籲殺了他的國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於建立美德,反而想透過禍亂來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於禍患了。”

  秋季,諸侯再次進攻鄭國。宋殤公派人前來請求出兵相救,隱公推辭了。羽父請求出兵相會合,隱公不同意。羽父堅決請求以後便前去。所以《春秋》記載說:“翬帥師”,這是表示討厭他不聽命令。諸侯的軍隊打敗了鄭國的步兵,割取了那裡的穀子便回來。

  州籲不能安定他的百姓。石厚向石碏詢問安定君位的辦法。石碏說:“朝覲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石厚說:“如何才能去朝覲呢?”石碏說:“陳桓公正在受到天子的寵信。現在陳、衛兩國正互相和睦,如果朝見陳桓公,讓他代為請求,就一定可以成功。”於是石厚就跟隨州籲到了陳國。石碏派人告訴陳國說:“衛國地方狹小,我老頭子年紀已七十多了,不能做什麼事了,這兩個人,確實殺死了我國君主,請您趁此機會搞掉他們。”陳國人把這兩個人抓住,而請衛國派人來陳國處理。九月,衛國人派右宰醜在陳國的濮地殺了州籲,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陳國殺了石厚。

  君子說:“石碏真是個忠臣。討厭州籲,同時加上兒子石厚。‘大義滅親’就是這樣的情況吧!”

  衛國人到邢國迎接公子晉。冬季,十二月,衛宣公即位。《春秋》記載說“衛人立晉”,這是說出於大眾的意思。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