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隱公·隱公八年

隱公八年原文

  【经】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来。螟。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传】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针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隱公八年譯文

  八年春季,齊僖公準備要宋、衛兩國和鄭國講和,已經有了結盟的日期。宋殤公用財幣向衛國請求,希望先行見面。衛宣公同意,所以在犬丘舉行非正式會見的儀式。

  鄭莊公請求免除對泰山的祭祀而祭祀周公,用泰山旁邊的祊地交換魯國。

  在許地的土田。三月,鄭莊公派遣宛來致送祊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了。夏季,虢公忌父開始在成周做卿士。四月初六日,鄭公子忽到陳國迎娶妻子媯氏,十三日,帶著媯氏回來。

  十六日,進入鄭國,陳針子送媯氏到鄭國。他們先結婚而後告祭祖廟。針子說:“這不能算夫婦,欺騙了他的祖先,這不合於禮,怎麼能夠使子孫繁衍興旺呢?”

  齊國人終於讓宋、衛兩國和鄭國講和。秋季,在溫地會見,在瓦屋結盟,

  丟棄東門這一役的舊怨,這是合於禮的。八月某一天,鄭莊公帶著齊國人朝覲周桓王,這是合於禮的。隱公和莒子在浮來結盟,以達成對紀國的友好。冬季,齊僖公派人來報告宋、衛、鄭三國講和的事。隱公派眾仲回答說:

  “君王使三國捨棄相互仇敵的圖謀,安定他們的百姓,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聽到了,豈敢不承受君王的高明的好行動!”

  無駭去世,羽父為他請求諡號和族氏。隱公向眾仲詢問關於族氏的事。眾仲回答說:“天子建立有德之人以做諸侯,根據他的生地而賜姓,分封土地而又賜給他族氏。諸侯以字作為諡號,他的後人又以這作為族氏。先代做官而世代有功績,就可以用官名作為族氏。也有以封邑為族氏的。”隱公命令以無駭的字作為族氏,就是展氏。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