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ū jì | 注音 | ㄕㄨ ㄐㄧˋ |
首字母 | sj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秘書、助理、行政人員、文書、記錄員 | ||
反義詞 | 領導、主管、經理、總裁 | ||
基本解釋 | ①指書籍、書牘等閉戶讀書記|數通書記相報謝。②舊時指從事公文、書記工作的人。也專指擔任抄寫工作的人員他在當書記。③政黨各級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設總書記;地方各級黨的委員會和基層黨的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均設書記。職責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把握好正確的政治方向;善於團結好委員會中一班人;抓好黨風建設,督促、檢查黨的各項工作等。書記和委員之間是平等的同志關係,重大問題由委員會透過表決決定。 |
書記(英語:Secretary)原指負責檔案紀錄或負責繕寫的人員,但在一些政黨和政黨型社團中,是主持日常事務的領導人。社會主義政黨的最高領導人一般稱“總書記”或“第一書記”。而書記則指省委書記、市委書記、區委書記、鎮委書記等。
在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中,由書記組成的黨委員會(黨委)、書記處的最高負責人,一般稱為“第一書記”,在“第一書記”下面的書記成員一般還分設第二書記、第三書記、常務書記、書記、候補書記、副書記等。
在中國,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國共青團、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婦女聯合會等全國性社團的全國委員會都設有書記處,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青團的地方委員會設有書記和副書記職務。
而中國共產黨的部分職務稱為書記,是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成立初時翻譯蘇聯共產黨的“書記”(俄語:дьяк)而來,另當時職位最低的“書記”一詞,也可顯示為民做事、不作官僚的決心。
於俄國曆史上,14至17世紀國家機關主事的官員亦稱“書記”(俄語:дьяк)。
書記,漢語詞彙,拼音是shū jì,有政黨各級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書籍、書牘等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