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中書 中書的意思 中書怎麼讀
“中書”詞語拼音為:zhōng shū,注音:ㄓㄨㄥ ㄕㄨ,首字母:zs,“中書”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文獻、文籍、書籍、書本、書刊、書冊、書堂、書房、書館、書屋,反義詞:白紙、空白、無字、無書,基本解釋: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後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望之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晉庾亮《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隋唐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後因以中書稱宰相。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隋﹑唐時為中書省的屬官。明清廢中書省,於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書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
拼音 zhōng shū 注音 ㄓㄨㄥ ㄕㄨ
首字母 zs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文獻、文籍、書籍、書本、書刊、書冊、書堂、書房、書館、書屋
反義詞 白紙、空白、無字、無書
基本解釋 1.皇宮中的藏書。亦特指宮中記事的書。 2.官名。中書令的省稱『設中書令,掌傳宣詔令,以宦者為之,後多任用名望之士。《漢書.蕭望之傳》"望之以為中書政本,宜以賢明之選。"晉庾亮《讓中書令表》"國恩不已,復以臣領中書。"隋唐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俱為宰相﹐後因以中書稱宰相。 3.官名。中書舍人的省稱。隋﹑唐時為中書省的屬官。明清廢中書省,於內閣設中書舍人,掌撰擬﹑繕寫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書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稱為"中書"。 5.毛筆的別稱,"中書君"的省稱。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中壽
下一個詞語: 中書房
中書”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中書為中國古代文官官職名,清代沿明制,於內閣置中書若干人。在清朝之位階約為從七品,中書職能通常為輔佐主官,為基層官員編制之一。設定在如六部之中央機構官署,負責典章法令編修撰擬、記載、翻譯、繕寫等工作。或由舉人考授,或由特賜。若進士經朝考後以內閣中書任用者,並可充鄉試主考官。而依工作性質不同亦有“辦事中書”或“掌印中書”等細分割槽別。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