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ōng qiū tiē | 注音 | ㄓㄨㄥ ㄑㄧㄡ ㄊㄧㄝ |
首字母 | zqt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中秋節、月圓節、團圓節 | ||
反義詞 | 非中秋、不團圓、不月圓 | ||
基本解釋 | 1.又名《十二月帖》。晉王獻之尺牘,草書。原五行三十二字,後裁去二行,現三行二十二字。明董其昌刻入《戲鴻堂法帖》,所佚二行以《淳化閣帖》補入。此帖運筆爽利,如公箸畫灰,連續無端末。清代作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
《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傳為東晉書法家王獻之創作的草書書法作品,紙本手卷,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秋帖》全文共三行,二十二字。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曆(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