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í liú | 注音 | ㄕˊ ㄌㄧㄨˊ |
首字母 | sl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石榴果、石榴樹、石榴子、石榴皮、石榴籽、石榴紅、石榴色、石榴糖、石榴汁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原名安石榴”。雙子葉植物,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地區是常綠植物。葉對生,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花豔麗,有紅、黃、白等色。漿果球形。種子的肉質層酸甜適口,可鮮食或加工成清涼飲料。花可供觀賞。全樹都可入藥。 |
《石榴》是1942年郭沫若所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選自郭沫若文藝散文集《丁東草》。文章託物言志,借石榴寄託情懷,透過對石榴的具體生動的描繪,歌頌真善美,讚揚了不怕威壓、奮發向上的品格精神,也含蓄地抒發了作者執著堅定的信念和熱切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