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ài shān shí kè | 注音 | ㄊㄞˋ ㄕㄢ ㄕˊ ㄎㄜˋ |
首字母 | tssk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 | ||
反義詞 | - | ||
基本解釋 | 1.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丞相李斯等為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而刻的石碑◇二世於元年(公元前209年)東行郡縣時又在背面刻詔書和從臣姓名。相傳均為李斯書。字型為小篆。傳世有明安國舊藏北宋拓本,存一百六十五字。 |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個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儲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佈廣泛,數量眾多,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