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iāo shān | 注音 | ㄊㄧㄠ ㄕㄢ |
首字母 | ts | 詞性 | 動詞 |
近義詞 | 挑戰、攀登、攀巖、攀登、攀爬、攀登、爬山、登山、登高、登頂 | ||
反義詞 | 下山、降低、平地、下降、下坡、下滑、平緩、平坦、平均、平穩 | ||
基本解釋 | 1.我國傳統建築中雙坡屋頂形式之一。特點是屋面兩側伸出山牆之外。 |
即兩坡形屋頂形式之一,屋面伸出山牆之外,所以民間也稱其為“懸山”、“出山”。挑山屋頂的型制較為原始,因為早年制磚業不很發達,牆垣用土。為保護山牆免遭風雨浸蝕就需將屋面挑出牆外,因此這種屋頂形式最大量的被用於普通的民間居室之上。從漢代畫像石、明器、魏晉石窟的壁畫及後世繪畫等間接的資料中,都沒有見到挑山頂建築用於較重要的建築之中,可見其等級更次於廡殿、歇山。隨著磚牆的普遍使用挑山逐漸為硬山所取代,在中國古代社會晚期中原、江南等地挑山頂建築已很少使用,但在南方較偏遠的鄉村、山區還在大量運用。園林之中挑山頂建築並不太多,江南園林中則更少,一般北方建築中的垂花門常用挑山頂,頤和園也有數幢挑山頂建築。挑山頂一般也有正脊和四條垂脊,桁條端頭釘有寬大的博風板。還使用懸魚、惹草、金釘等飾物,形象較為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