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áo shān | 注音 | ㄌㄠˊ ㄕㄢ |
首字母 | l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嶗山脈、嶗山島、嶗山之巔、嶗山風景區 | ||
反義詞 | 無 | ||
基本解釋 | 1.古稱勞山或牢山,亦名輔唐山﹑鰲山。在今山東省青島市嶗山縣境。東臨嶗山灣,南瀕黃海,景色雄奇靈秀,氣候宜人,歷來為避暑和遊覽的勝地。宋元以來,其上多建道觀,遂為道教名山。現存有上清宮﹑下清宮﹑太平宮﹑華樓宮等道家建築。 |
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鰲山等。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嶗山的最高峰名為巨峰,又稱嶗頂,地處北緯36°10′,東經120°37′,海拔1132.7米,峰頂面積約1.5平方公里,為嶗山的主峰。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嶗。”
嶗山,東高而懸崖傍海,西緩而丘陵起伏,山區面積446平方公里。山脈以嶗頂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兩個方向延伸較長,形成了巨峰、三標山、石門山和午山四條支脈,嶗山的餘脈沿東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東部,西抵膠州灣畔,西南方向的餘脈則延伸到青島市區,形成了市區的十餘個山頭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