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客主人分

客主人分原文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负..定者也。客者,后定者也。主人安地抚势以胥。夫客犯隘逾险而至,夫犯隘..退则刎颈,进不敢拒敌,其故何也?势不便,地不利也。势便地利则民自..自退。所谓善者战,便势利地者也。带甲数十万,民有余粮弗得食也,有余..居兵多而用兵少也,居者有余而用者不足。带甲数十万,千千而出,千千而□之..万万以遗我。所谓善战者,善翦断之,如□会捝者也。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 铢] 而有余。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富者胜乎?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者胜乎?则胜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贫未居危也;众未居胜也,少[ 未居败也] 。以决胜败安危者,道也。敌人众,能使之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士有勇力不得以卫其将,则胜有道矣。故明主、知道之将必先□,可有功于未战之前,故不失;可有之功于已战之后,故兵出而有功,入而不伤,则明于兵者也。(以下为散简)..焉。为人客则先人作....兵曰:主人逆客于境,....客好事则....使劳,三军之士可使毕失其志,则胜可得而据也。是以按左抶右,右败而左弗能救;按右扶左,左败而右弗能救。是以兵坐而不起,避而不用,近者少而不足用,远者疏而不能..

客主人分譯文

用兵作戰有客軍和主軍的分別。處於進攻地位的客軍兵力必須比對方多,而處於守勢的主軍兵力較少。當客軍兵力是主軍兵力的一倍,主軍兵力只有客軍一半時,可以交戰。..客軍當然是在主軍之後進入陣地的。主軍則已佔據有利地形,嚴陣以待客軍了。而客軍要攻破關隘,越過險阻,才能到達交戰地點。進攻關隘..後退就等於自殺,不敢前進抗拒放軍,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形勢不利,地形不好。當形勢有利,地形有利時,士兵自然會..通常所說的善於用兵的人,就是會利用形勢和地利的人。帶領數十萬大軍,哪怕百姓有餘糧也不可能保證供給,..養兵時覺得多,而用兵時卻覺得少,養兵有餘而用兵時兵力又不足。有軍兵數十萬,成千成千地出征,..善於用兵作戰的將領,必定善於分割截斷放軍,就像..而會解脫的人一樣。能分散敵軍兵力,善於抑制敵軍兵力的將領,哪怕自己的兵力非常少,他用起來也會覺得有富餘,而不會分散敵軍兵力,不能抑制敵軍兵力的將領,即使自己的兵力數涪於敵軍,他仍然覺得不夠用。兵多就能取勝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用籌籤算算雙方的兵力就可知戰爭的結果了。富足就能取勝嗎?那麼量量雙方的糧食就可以知道戰爭的結果了。兵器銳利,鎧甲堅固就能取勝嗎?那麼勝負就很容易預先知道了。所以說,國家富足,不一定就安全,國家貧窮,不一定就有危險;兵多不一定就能取勝,兵少也不一定就會失敗。決定勝敗與安危的關鍵在於掌握用兵的規律。敵軍兵多,可以使敵軍分散而不能相互救援,使敵軍..雖然鎧甲堅固,兵器銳利,卻不能發揮威力,軍兵勇敢卻不能保衛他們的將領,這就是掌握了致勝的途徑了。所以說,英明的君王和懂得用兵規律的將領必定事先..交戰之前就有把握取勝,這樣的君王和將領就能萬無一失;而在交戰之中能取勝,出兵之後能建功立業,退兵之時不受損傷的將領,那就只能算是明白用兵的人而已。(中間三行散簡文字殘缺,無法譯出)..使敵軍疲勞,就可以便放軍全軍將士完全喪失鬥志,那麼,就有戰勝敵軍的把握了。所以鉗制敵軍左翼而攻擊敵軍右翼,就是要使其右翼失敗時,左翼不能救援;鉗制敵軍右翼而攻擊其左翼的戰法,也是要使得放軍左翼失敗時右翼不能相救。這樣作戰,就是要使得敵軍只能坐而待斃,不敢主動出去,只敢遠避而不敢交鋒,造成敵軍近處兵力少,不夠用,遠處的兵力分散,不能支援,..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