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兵法》·勢備

勢備原文

孙子曰:夫陷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故无天兵者自为备,圣人之事也。黄帝作剑,以阵象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凡此四者,兵之用也。

何以知剑之为阵也?旦暮服之,未必用也。故曰,阵而不战,剑之为阵也。剑无锋,虽孟贲之勇,不敢。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至也。剑无首铤,虽巧士不能进。阵无后,非巧士敢将而进者,不知兵之情者。故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无锋无后,……券不道。

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故曰,弓弩势也。

何以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何以知长兵之为权也?击非高下非卢毁肩,故曰,长兵权也。凡此四……中之近……也,视之近,中之远。权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功。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勢備譯文

孫臏說:所有有齒、有角、有爪、有距的禽獸,都是高興時聚整合群,發怒時就相互角鬥,這是自然現象,是無法制止的。而人雖然沒有齒、角、爪、距那樣天生的武器,卻可以製造,古代的聖人們就是這樣做的。黃帝制造劍,而兵陣的作用就像劍一樣。后羿製作弓弩,而兵勢就要像弓弩發射一樣,一往無前,夏禹製作舟車,而用兵的機變也正像舟車靈活多變一般。商湯、周武王製作長兵器,兵權就要像用長兵器一般緊握在手。以上四個方面,都是用兵的根本。怎麼知道軍陣像劍一樣呢?劍是無論早晚都佩戴在身上的,但不一定使用。所以說,軍隊要隨時保持陣形,但不一定就作戰,在這個意義上說,軍陣像劍一樣。劍如沒有把柄,那麼,即使技巧高超的人也不能用它去殺敵。軍陣如果沒有後衛,就像沒有用劍技巧的人卻用沒把的劍去殺敵一樣,那是完全不懂用兵的情理。所以說,軍陣有前鋒又有後衛,而且協調一致,保持陣勢穩定,敵軍就必定會敗走。如果軍陣既無前鋒又無後衛,..怎麼知道兵勢和弓弩一樣呢?弓弩是從肩和胸部之間發射出去的,在一百步以外殺傷敵人,敵人還不知弓弩是從哪裡射來的。所以說,兵勢要像弓弩一樣,在敵軍尚不知道時已經給予打擊了。怎麼說用兵的機變像舟車一樣的靈活呢?..怎麼知道兵權像長兵器一樣呢?..所以說兵權像長兵器一樣。..指揮作戰,白天多用旗幟,晚上多用金鼓,藉以傳達作戰命令。這四項都是運用的根本。人們常常以為會運用了,其實並沒有完全懂得其中奧妙。..用兵的根本有四項:第一叫兵陣,第二叫兵勢,第三叫機變,第四叫兵權。懂得這四項,才能用來打敗強敵,捉拿猛將。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