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第二十八章譯文

  孔子說:“愚昧卻喜歡自以為是,卑賤卻喜歡獨斷專行。生於現在的時代卻一心想回復到古時去。這樣做,災禍一定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

  不是天子就不要議訂禮儀,不要制訂法度,不要考訂文字規範。

  現在天下車子的輪距一致,文字的字型統一,倫理道德相同。

  雖有相應的地位,如果沒有相應的德行,是不敢製作禮樂制度的;雖然有相應的德行,如果沒有相應的地位,也是不敢製作禮樂制度的。

  孔子說:“我談論夏朝的禮制,夏的後裔杞國已不足以驗證它;我學習殷朝的禮制,殷的後裔宋國還殘存著它;我學習周朝的禮制,現在還實行著它,所以我遵從周禮。”

註釋
(1)自用:憑自己主觀意圖行事,自以為是,不聽別人意見,即剛愎自用的意思。
(2)自專:獨斷專行。
(3)反:通”返”,回覆的意思。
(4)制度:在這裡作動詞用,指制訂法度。
(5)考文,考汀文字規範。
(6)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車同軌指車子的輪距一致;書同文指字型統一;行同指倫理道德相同。這種情況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出現的,據此知道《中庸》有些章節的確是秦代儒者所增加的。
(7)夏禮,夏朝的禮制。夏朝,約公元前2205年——前1776年,傳說是禹建立的。
(8)杞:國名,傳說是周武王封夏禹的後代於此,故城在個河南杞縣。徵,驗證。
(9)殷禮:殷朝的禮制。商朝從盤庚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到紂亡國,一般稱為殷代,整個商朝也稱商殷或殷商。
(10)宋:國名,商湯的後代居此,故城在今河南商丘縣南。
(11)周禮:周朝的禮制。
(12)以上這段孔子的話也散見於《論語·八佾恰》、《論語·為政》。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