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氏起源及歷史

同姓圖騰_同氏圖騰

同姓圖騰(同氏圖騰)

  同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分佈於陝西、山西兩省。商代王族子孫封於同國(即歷史上的同州郡,轄境今陝西大荔一帶),子孫以同為姓。現今中國大陸同姓人口約兩萬,排在第六白零三位。

【得姓始祖】

  (暫缺)

  各支始祖

  司馬遷:相傳,司馬遷獲罪於漢武帝,得滅門之罪。慌亂中,兩個兒子出逃,把姓“司馬”一拆為二:一個改姓馬,一個姓司。後來姓司的覺得彆扭,就在“司”旁添上一豎,成為同了。馬,加兩點,改姓馮了,今陝西韓城馮、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馬遷,說是司馬遷的後代。(待考)

【起源源流】

  源流一

  出自子姓,商代王族子孫封於同國(即歷史上的同州郡,轄境今陝西大荔一帶),子孫以同為姓。

  源流二

  周代史官典同的後代,以官為氏。

  源流三

  相傳,司馬遷獲罪於漢武帝,得滅門之罪。慌亂中,兩個兒子出逃,把姓“司馬”一拆為二:一個改姓馬,一個姓司。後來姓司的覺得彆扭,就在“司”旁添上一豎,成為同了。馬,加兩點,改姓馮了,今陝西韓城馮、同二姓共同祭祀司馬遷,說是司馬遷的後代。(待考)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現今中國大陸同姓人口約兩萬,排在第六白零三位。

  今山西運城,陝西韓城,陝西富平薛鎮、留古鎮和西同,陝西華縣高塘鎮同家村,陝西省澄城縣,陝西三原縣新興鎮柏社村,陝西白水縣中塬村,甘肅省正寧縣山河鎮馮柳村(同疙瘩),西安市鄠邑區甘河鎮躍進村(原白同堡)及祖庵鎮北市村一帶略有分佈。

【郡望堂號】

  郡望

  渤海郡:漢文帝前元十四年河間哀王薨,無後,國除,分為河間、渤海、廣川三郡。渤海郡治浮陽(今河北滄州滄縣舊州鎮)。至西漢中後期下轄:浮陽,中邑,章武,柳國,陽信,高成,定國,童鄉,千童,重合,重平,高樂,東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參戶,束州,東平舒,文安,安次。相當於今河北省滄州市東部、天津市東南部、山東省德州市東北部(樂陵,慶雲一帶)、山東省濱州市北部。

  堂號

  (暫缺)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