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姓圖騰(侍氏圖騰)
侍姓是中華姓氏之一,姓氏考略雲:漢官有侍中常侍,後人以官為氏,又侍其氏改為侍氏,其族盛於泰縣。明朝有侍錦,清河人,正德年間任福寧州訓導。清嘉慶年間卯科舉人侍景,歷任景州文安縣訓諭。現今人口約三萬,排在第五百六十位。
【得姓始祖】
(暫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酈氏,五千年前,神農炎帝之女彤魚氏,諱邛,嫁給軒轅黃帝,成為他的三妃,生二子:揮(張姓先祖)、夷彭(酈姓先祖)。到了大禹治水成功,大禹王冊封治水功臣,咱們的祖先被冊封到酈邑(今河南省內鄉縣),名叫酈涓,從此出現了酈姓家族。
經過殷商、西周、春秋,酈姓家族輾轉遷移,先後到達河南新蔡、陝西驪山、山西太原,最後到了河南開封的高陽鎮。到了戰國末年,秦國吞併魏國,佔領高陽鎮,我們的祖先酈食其不肯投降,甘願忍受貧困,看守陳留城門。天下反秦之後,酈食其投奔劉邦的起義軍,獻計獻策,最終推翻了殘暴的秦朝。
酈食其因為戰功赫赫,被劉邦封為廣野君。他的兒子被封為武遂侯,世世代代得以繼承侯爵。在整個西漢前期,朝廷透過種種手段,或者軍事征討,或者宮廷政變,把眾多的功臣一個個消滅。唯有酈姓家族一直地位顯赫,威震中原大地,朝野畏懼。
到了西漢中期,漢武帝看到酈姓家族勢力越來越大,再也不能容忍,終於向酈氏家族痛下殺手了。漢武帝藉口酈家涉及一件黃金案件,把酈食其的五世孫酈平削除侯爵,打進監獄,判處死刑。
雖然漢武帝制造了這場冤案,但是皇帝內心知道,如果沒有酈家人,當年漢高祖劉邦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漢武帝內心不想讓酈家絕後,只要奪去酈家的權勢,就可以了。於是,漢武帝暗地裡讓監獄官吏放走了酈平,對外宣稱酈平畏懼而亡,實際是放他流亡他鄉。
酈平生有二子:逸、逍。長子逸,留在長安,繼承酈姓;次子逍,跟隨父親離開了長安,一直流亡到了江北泰縣(今江蘇省姜堰市),以官職為姓氏,改為侍姓,是為侍姓始祖。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當代侍姓的人口約三萬,為全國第五百六十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02%。內蒙古之烏海,河北之涿縣,山西之太原、長治,湖北之老河口、監利等地均有分佈。
【郡望堂號】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