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史姓圖騰(王史氏圖騰)
王史姓是中華複姓之一,讀音作wáng shǐ(ㄨㄤˊㄕˇ)。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共王后裔太史官姬宰,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王氏。
【得姓始祖】
姬宰:周共王姬黳扈是西周王朝的第六代君王(公元前922~前900年在位),其後裔傳至太史姬宰的世系是:姬黳扈→晉懷公姬圉……姬滿→姬簡→姬業→姬宰。姬宰,即專職周王室的史官,官稱“太史”,其後代自他始,世代為周王朝的史官,司職周王室內外歷史記載。在姬宰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所司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王史氏。
【起源源流】
單一源流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共王后裔太史官姬宰,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記載:“周先王太史號王史氏。”在史籍《英賢傳》中也記載:“周共王生圉,圉曾孫滿生簡,簡生業,業生宰,世傳史職,因氏。”
周共王姬黳扈是西周王朝的第六代君王(公元前922~前900年在位),其後裔傳至太史姬宰的世系是:姬黳扈→晉懷公姬圉……姬滿→姬簡→姬業→姬宰。
姬宰,即專職周王室的史官,官稱“太史”,其後代自他始,世代為周王朝的史官,司職周王室內外歷史記載。
在姬宰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所司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王史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王氏,但仍有傳襲者,世代相傳至今。
按:
要注意區分:此姬宰與魯幽公姬宰不是同一個人。
魯幽公姬宰,公元前987~前973年在位,為西周時期魯國的第四任君主,是魯煬公姬熙(姬怡,公元前993~前987年在位)的兒子,承襲魯煬公君主之位,在位十四年後被其弟姬沸弒殺,之後姬沸自立為魯魏公(公元前973~前924年在位)。
【遷徙分佈】
王史氏複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僅在今河南省的許昌市長葛縣、鄢陵縣、禹州市,以及山西、陝西省有零星分佈,以太原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幷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