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姓圖騰(西氏圖騰)
西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一是源於古代的西國,或曰西陵國,其百姓以國為姓便有了西氏。二是源自戰國時期魏國官吏西門豹,西門豹後人的複姓“西門”被逐漸簡化成了今天的西姓。西姓現今人口約二十一萬,排在第三百二十二位。
【得姓始祖】
(暫缺)
【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於古代的西國,或曰西陵國,其百姓以國為姓便有了西氏。古有西國(或指西陵古國),見《國名紀》。以國為氏,見《姓考》。或謂禹學於西王國之後,見《姓考》。古西王母國,故城在今河北承德。《爾雅·釋地》:孤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源流二
源自複姓西門氏。戰國時期魏國官吏西門豹,曾受魏國君主魏文侯之命前往鄴都出任縣令。在西門豹到任之前,鄴都土地貧瘠、人煙稀少,漳河水患暴虐氾濫,而經過西門豹多年綜合治理以後,這裡到曹魏時期已成為一塊“人見人愛”的豐饒富庶之地。經過漫長的歷史演進,西門豹後人的複姓“西門”被逐漸簡化成了今天的西姓。
源流三
出自張姓,避禍,改為西姓。 明孝宗孝康張皇后為人賢明,曾修興濟減河(天津娘娘河)、建青縣盤古廟等好事,而其兩兄弟卻仗皇親一貫仗勢欺人、橫行鄉里,張皇后死後明世宗下令將其問斬。1547年前後,子孫四處逃跑,四個方向便演化為後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西姓由此而來。山東、河北西氏家族歷史上更多可能是由於避禍由其他姓氏而改。東北的西氏是闖關東時期由山東遷移過去的,而安徽的西氏家族則很難確定。
源流四
出自滿族。清滿洲八旗姓錫克特哩氏後改為西氏。
【遷徙分佈】
遷徙
(暫缺)
分佈
西姓是一個不多見的姓氏,現今人口約二十一萬,排在第三百二十二位。約佔全國人口的0.015%,廣東。遼寧兩省多西姓,約佔全國西姓人口的70%。望出魏郡。
今北京通州,黑龍江哈爾濱,山東廣饒、鄒平、濰坊、濟寧、臨朐西郡村、膠州、青州、 昌樂、平度、龍口,河南尉氏,河北辛集,河北唐山遵化,河北保定宋家橋,天津,安徽靈璧、宿縣、碭山,內蒙古赤峰,山西太原、運城,湖北利川,湖南芷江,廣東新會,新疆塔城等地均有分佈。
具體分佈
保定市高陽縣宋家橋村
河北清苑大莊村
北京市順義區李橋鎮西大村
通州區宋莊鎮平灘村
通州區宋莊鎮小楊各莊村
涿州市松林店村
青州市鄭母鎮塘坊村
臨朐縣城關街道西郡村
廣饒縣稻莊鎮西家村
宿州碭山縣程莊鎮西莊
臨朐縣蔣峪鎮南店村
泰安肥城鄧家莊
宿州市靈璧縣 西集村 西集子 小西村 大西村
鄒平縣長山鎮西江村
高密市雙羊鎮西姜戈莊村
濟寧嘉祥縣金屯鎮楊西村
遼寧省新民縣王三戶屯
黑龍江省五常縣興盛鄉楊家店村
黑龍江省延壽縣玉河鄉延安村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
河南省尉氏縣大西門村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果園鄉北平村
【郡望堂號】
郡望
魏郡:漢高帝置,治所鄴縣,在今河北臨漳西南。
堂號
仁勇堂:安徽靈璧西氏堂號。
字輩
(暫缺)
【楹聯典故】
(暫缺)
【典故軼事】
西姓風俗
在青州鄭母鎮有一個叫塘坊村的村莊,村中三分之一的人都姓西,大約有兩三百人。村子有著悠久的歷史,至今保持著西姓家族的許多古老習俗,現在在濟南工作的西德亮就來自塘坊村。據他介紹,掌事人由家族裡輩分最高、德高望重的人擔當,主持本家族節慶祭祀活動、墓地位置選定等重大事宜,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甚至享有調配村民的特權。西德亮是西姓第22代,屬德字輩,往前數有云、紀、洪、作、廷,其後則是春字輩,這些都是目前在世的西姓人的輩分。至於家譜,他只是聽說過,卻從未見過,家譜是由族長負責保管的,帶有很濃重的神聖和神秘色彩,通常情況下人們都見不到,只有當誰家長子長孫再添新人的時候族長才會出面告知“新丁”的輩分或者出示一下家譜。在西繼光的老家河北保定則流傳著一種叫做“吃家齋”的傳統,祖墳通常被認為是積了厚德、風水最好的地方,為了能讓祖上的恩澤惠及後世子孫,祖墳附近的田地由西姓人輪流耕種,而負責耕種的人家要在某一天邀請當地所有西姓人去“吃家齋”,這種“大宴”每年一次,現在已經演化成了西姓人聚會、祭祖的一種傳統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