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姓圖騰(惠氏圖騰)
惠(xì)姓起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直系裔孫惠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屬於以帝王諡號為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僖公之子公子惠,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惠公之子公子尾,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五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的周惠王,屬於以帝王諡號為氏。
第六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惠公姬夷吾,屬於以帝王諡號為氏。
第七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惠公姜元,屬於以帝王諡號為氏。
第八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賢哲孟獻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九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惠王熊章,屬於以帝王諡號為氏。
第十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桓公疫裔孫惠伯彭,屬於以先祖封號為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魯桓公疫裔孫惠伯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惠文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三妃之一的惠妃,屬於官職稱謂為氏。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庫莫奚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分佈和遷移
惠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有的學者認為,惠姓是上古時期陸終的第二子惠連的後代。如果依照這種考證,惠姓中國人是更加源遠流長了。在過去2000多年期間,惠氏的活動地區主要是長江以南的江、浙一帶,長久以來在歷史上成名的惠氏名人,也幾乎全是江、浙人氏。古代的扶風,在今陝西平東南,全國惠氏老家便在這裡。望族居扶風郡(今陝西省扶風縣一帶)。清朝初年,惠氏家族中惠榮耀遷至貴州省羅甸縣深井鄉幹洞村,現已發展二十多代,其後人現主要分佈在羅甸馬場、幹洞,平塘塘邊鎮塘泥村塘房、新街村萬家屋基及惠水縣太陽等地!
惠姓始祖
姬閬、展獲(柳下惠)、嬴駟、季悼子、公子彭、熊章、服惠伯、姜元、姬夷吾、姬弗涅、公子惠。
郡望和堂號
郡望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臺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臺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至今已千餘年。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裡(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幹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扶風郡:漢武帝時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今陝西省長安縣西。
堂號
景言堂:宋朝時,常熟知縣惠疇,勉勵農民勤於農事,發動人民學文化,表揚獎勵好人,懲罰壞人,把地方治理地很好。他建了一座閣子,丞相在上面題上“景言”兩個字作為對他的旌表。此外,惠姓的主要堂號還有:“扶風堂”等。琅琊堂:以望立堂。扶風堂:以望立堂。餘慶堂:資料有待補充。 百歲堂:資料有待補充。
惠姓名人
惠施:戰國時宋國人,與莊周為友,是名家代表之一。主張“合同異”說,認為一切差別、對立是相對的。莊子稱“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著有《惠子》一篇。
惠生:後魏高僧。孝明帝時,奉太后命與敦煌人宋雲往西域求典,遂至印度而還,得大乘經典一百七十部,著有《使西域記》。
惠直:字子溫,宋代當塗人,崇寧年間(1102-1106年)進士,歷任德化主簿、歙州推官、太常博士。最初名叫直方,後去“方”留“直”,改姓名為惠直,意在保留正直之名。
惠希孟:字秋崖,元代江陰人,天資聰慧,博涉群書,著有《易象鉤玄》、《雜禮纂要》、《家範》等書。其兄惠希顏,弟惠希點無子嗣,希孟奉兄撫弟,相愛無間。
惠周惕:原名恕,字元龍,號研溪,清代經學家,江蘇吳縣人。父惠有聲以九經教授鄉里,,受業於時人汪琬,與徐枋善,故先生少從枋遊。幼即開敏,通群經章句。比長,復受業於汪堯峰,引為入室弟子。既冠,厄於貧,去學吏,遲頓試弁,孱徙而賈折閱。喟然曰:“命可回平!”閉戶十年讀,乃成通儒。康熙己未,舉鴻詞科,丁憂,本與試。辛未,成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嗣以不練習國書,改外,調直隸密雲縣知縣。邑當出關孔道,值北征過境,軍需旁午,致勞瘁卒於官。著有《易傳》二卷,《詩說》二卷,《春秋問》三卷,《三禮問》六卷。而說詩尤解人頤。博而不蕪,辨而不詭於正。大旨謂:“大小雅以音別,不以政別。”謂:“正雅變雅,美刺雜陳,不必分‘六月’以上為正,‘六月’以下為變,‘文王’以下為正,‘民勞’以下為變。”謂:“二南二十六篇皆疑為房中之樂,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謂;“周、召之分,鄭箋誤以為文王。”謂;“天子諸侯均得有頌,魯頌非僭。”其言率有依據。
惠士奇:清代人。他的父親惠周惕、他和他的兒子惠棟,三世都是清代著名的經學家。惠士奇康熙年間中進士,任廣東學政,以經學倡導,士風大振。因病辭官後,在家研究經史,晚年尤精於經。古音古字,皆分別註疏,援引諸史百家之文,以為佐證。著有《易說》、《春秋說》、《琴笛理數考》。
惠棟:字定宇,號松崖(1697-1758)。他生在經學世家,家學淵厚,師有專門。《清史稿·儒林傳》說:“清二百餘年談漢儒之學者,必以東吳惠氏為首。惠氏三世傳經,周惕其創始者也。”
惠英紅:滿洲正黃旗人,出生于山東,香港無線電視演員,惠天賜的妹。惠英紅憑電影《長輩》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2009年再以《心魔》獲得第 46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惠天賜:香港男演員,生於山東,滿洲正黃旗人。在家中排行老四,女演員惠英紅之兄。曾有兩段婚姻,均是離婚收場。首任妻子為亞洲電視前高層陳貝蒂,兩人育有兩女惠頌玲(藝名程茵)、惠鎧玲,後離婚。1996年與女藝人斑斑(原名黎小雯)結婚,婚後兩人育有一子,至2001年宣佈離婚。
惠倉頡: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人,出生於江蘇無錫,無錫當地著名的詩人、學者。
惠鈞:江蘇無錫人。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健將,他左手橫握球拍,發球刁鑽,進攻速度快球路活。1976年由無錫市業餘體校進江蘇省少年體校當乒乓球運動員,1978年入選江蘇省乒乓球隊,1983年進國家集訓隊。1983年獲第5屆全國運動會乒乓球比賽男子單打冠軍;曾獲第9屆亞運會男子乒乓球團體冠軍和男子雙打第3名。在出訪朝鮮、瑞士、瑞典、芬蘭、匈牙利、巴西等國的一系列重大國際比賽中,獲得4枚金牌、1枚銀牌和1枚銅牌。84年第二屆亞洲盃乒乓球比賽中獲男子單打冠軍; 86年第10屆亞運會上獲乒乓球男子雙打冠軍,男子單打、混合雙打、團體3項亞軍,同年在亞州乒乓錦標賽上獲男子雙打、混合雙打冠軍。89年在第40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獲男子雙打第3名。87年國家體委授予他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同年,受到省政府通令嘉獎, 88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曾任中國國家男子乒乓隊教練。1997年香港迴歸後,夫妻二人被派去香港隊執教,並幫助香港乒乓球隊取得了巨大進步。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張鈺/帖雅娜獲得了混雙金牌;2003年,張鈺/樑柱恩獲得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男雙亞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高禮澤/李靜獲得男雙銀牌;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高禮澤/李靜奪得了男雙金牌。
惠君明:1946年5月生,江蘇無錫人。?研究員。中共黨員。畢業於華東工程 學院。現任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系主任。江蘇省兵工學會火炸藥火工煙火專業委員會主任 。主要從事含能材料、爆炸理論及應用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擔任國家和部級10餘項課 題的負責人或主研人員,設計研製的多種新炸藥,其成果均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1979年以 來已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和發明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8項;申請發明專利15項, 已授權12項,並獲專利獎4次;其中作為第一發明人的“粉狀硝銨炸藥技術”發明專利(後稱 膨化硝銨炸藥)獲第六屆全國發明展銀牌獎,1995年被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 ”,已在全國40餘家企業實施,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997年被評為部級科技進步特 等獎,1998年評為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主編或編著《炸藥爆炸理論》、《軍用混合炸藥 》等3部著作,其中《混合炸藥》評為科技著作類部級科技進步獎;在《爆炸與衝擊》、《 兵工學報》、《中國安全科學報》、《火炸藥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66篇,多篇獲 優秀論文獎和被國外權威檢索機構收錄;1992年被授予江蘇省“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惠若琪:中國女排新星。江蘇南京人,出生於遼寧大連。1991年出生的惠若琪是女排聯賽一顆新星,憑藉在2006-2007女排聯賽中的出色表現,當時只有16歲的惠若琪卻出現在中國女排集訓大名單中,對於小將惠若琪,陳忠和對這個女排新星也同樣期待,不過年輕的惠若琪想要進入國家隊主力尚需磨練。 2009年3月,惠若琪再度入選女排新主帥蔡斌執教的國家女排集訓隊。漂亮可愛的惠若琪作為女排新人立刻引起了球迷的極大關注。
惠宏安: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少將,公安部警衛局副局長,曾任北京電影製片廠軍代表。
惠英紅(Kara Hui,1960年2月3日-):滿洲正黃旗人,出生於香港,著名香港演員。惠英紅憑電影《長輩》奪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9年至2010年間再憑電影《心魔》先後贏得第46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第1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女演員”、第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及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