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姓圖騰(車氏圖騰)
車的名義和圖騰
車,指在陸地上行馳下有輪子上有車廂的交通工具。據說是夏禹時由奚仲創制。甲骨文的車字源於古人對車的散點透檢視形,呈車輪側檢視。金文、小篆的車字,構圖簡潔,勻稱直觀。車人與車的製造的職業和管理車的職務有關,以車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車命氏族名和族徽,最終出現車姓。
車姓的起源與演變
漢族車姓有兩大來源:媯姓和贏姓。
第一支系自媯姓。帝舜之後,春秋時陳國公子敬仲奔齊為田氏,至西漢武帝時,丞相臣千秋以年老得乘少車出人省中(宮內和官署地),時人謂之車丞相,子孫因以為氏。媯姓車氏的歷史大約有1800多年。
第二支系自贏姓。春秋時,秦國公族子車氏之後。
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加入車姓群體中的主要事件有:河南車氏,出自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改代北姓車焜氏、車非氏為車氏。西域車氏,源自車師國胡人,以國為氏。清初,東北的高麗人有車姓,即今朝鮮族姓。清遼寧滿洲姓章佳氏,改漢姓為車,今滿族姓。鄂倫春族姓特禾格氏、蒙古族姓帖良古惕氏,均改為漢姓車氏。
歷史上車姓的分佈和遷移
年姓起源於陝西長安。至西漢末,東遷山東。到東漢時,車姓南下進入江蘇、安徽地區。
三國時期,車姓已經出現在浙江、江西、四川、陝西等地。到南北朝時,河南洛陽地區形成了車姓的重要郡望。
宋朝時期,車姓大約有1萬多人,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
明朝時期,車姓大約有4萬8千多人,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山西、江西、四川、湖南、浙江,這六省車姓大約佔車姓總人口的7 8%,其次分佈於廣東、江蘇、河南、寧夏河北等。山東為車姓第一大省,佔車姓總人口的14%。
當代車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車姓的人口大約有54萬,為全國第一百九十一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4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車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山東、四川、甘肅三省,大約佔車姓總人口的36%;其次分佈於遼寧、陝西、吉林、廣東、山西、安徽,這六省又集中了32%。山東為當代車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車姓總人口的14%。全國形成了東部山東,西方川、甘為中心的兩塊車姓聚集區。
車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魯遼東部、吉林、黑龍江大部、內蒙古東北、山西西南、河南東端、陝甘川大部、寧夏、青海東部、雲南東南、粵桂交接地,車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上,中心地區的比率高達0.5%以上,上述面積約佔了國土總向積的25.4%,居住了大約48%的車姓人群。在黑龍江東端、內蒙古東部和中西部、遼寧西部、晉冀魯豫大部、京津、皖蘇北部、鄂渝大部、四川東段、陝西北段和南端、雲黔桂大部、廣東西部,車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0.1%之間,約佔了國土總面積的25%,居住了大約38%的車姓人群。
車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車姓的郡望有京兆、魯國、南平、淮河、河南。車姓的主要堂號有“囊螢”和“臨湘”。“囊螢”和“臨湘”堂號均典出晉朝車胤。車胤家貧,但學習十分刻苦努力,每日學到很晚,因為沒有錢買燈油,他就捉螢火蟲放在紗布囊袋中,借熒光讀書,後終於成才,官至吏部尚書,封臨湘侯。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人了車姓歷代名人35名,佔總名人數的0.077%,排在名人姓氏的並列第一百八十七位;車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04%,排在並列第二百一十八位;車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05%,排在並列第二百一十二位;車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06%,排在並列第一百七十六位。
歷史著名的車姓人物有:西漢雲中太守車順;東漢徐州剌史車胄;三國時吳會稽太守車浚;東晉吏部尚書車胤;南北朝北魏上將軍車伊洛;明朝萬曆進士、浙江參政車大任,正統進士、廣西左布政使車寧,成化進士、都御史車霆,弘治進士、漢陽知府車梁;清朝康熙進士、戶科給事中車萬育;當代教育家車向忱。
車姓血型
車姓人群總的血型分佈是:O型佔33%,A型佔28.6%,B型佔29.3%,AB型佔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