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氏起源及歷史

雙姓圖騰_雙氏圖騰

雙姓圖騰(雙氏圖騰)

源出有二:

    一是出自以地名為姓,與蒙姓同出一宗。遠古夏朝時期,顓頊帝的裔孫受封與雙蒙城,其後代有的以雙姓為姓,形成雙姓;有的以蒙姓為姓,形成蒙姓。
二是 出自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姓氏。據《新唐書》所載,“夷姓有雙氏,雙舍是也。” 據《中國穆斯林·雲南昭通地區回族概述》載,雙姓,回族姓氏之一。雲南地區有此姓。

有改漢姓為雙的滿洲老姓有:

    珠爾蘇氏: 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又作朱蘇,滿語“雙層”,世居安楚拉庫(吉林省安圖西南)等地,後改漢字姓朱、雙。著名人物有:騎都尉又一雲

騎尉南岱。 珠爾蘇氏是小姓,只有正紅旗有。世居安褚庫拉地方。最初來歸者為南岱。 南岱:國初來歸,由閒散從徵湖廣,攻寶慶府,奪門而入,克其城,授雲騎尉。兩遇恩詔加至騎都尉兼一雲騎尉。其章古理襲職,任佐領。章古理之子扎拉芬襲職時削去恩詔所加之職,襲雲騎尉。另,南岱之子訥勒原任八品官,孫章藹原任筆帖式。
雙姓 - 遷徙分佈
(缺)雙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時候的黃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領,他有一個孫子叫作顓頊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領。後來到了夏朝時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偉人,就把顓頊的後代封到蒙雙城,其後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雙字作為姓氏,分別稱為蒙氏和雙氏,這是今天雙姓的起源。唐代時候,少數民族中有姓雙的。唐代時候有很多少數民族遷居中原,他們和漢人通婚,一方面他們帶來自己民族的文化,一方面他們又接受漢族文

化,形成了中華大地各民族的大交融,那時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民族興盛的時期。雙姓少數民族也是其中一支,他們也成為雙姓歷史上的一個發展。

雙姓 - 歷史名人
雙  漸:曾跟從朱熹(紫陽先生)學習,慶曆年間舉進士而仕官,官漢陽知府。博學能文,為政平和,對百姓很寬鬆和氣,深受吏民愛戴,稱他有古代循吏(奉職守法的官吏)之風。
雙  林:清朝滿州正紅旗人。乾隆年間,平定貴州、湖南苗民叛亂,連戰連捷。
雙  清:字止澄,江西省臨川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生,畢業於貴州師範學堂。曾任廣州大元帥府參事。民國十六年(1927年)七月,任國民政府交通部參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十二月任國民政府交通部秘書。
雙泰貞:南北朝時宋隨郡(今湖北隨州市)任,有能力,武功好。當時南北分治對立,天下不安,輔國公沈攸之坐鎮荊州,召集才俊。泰貞為了侍奉母親,受召不去。有一天,泰貞前往江陵經商,被攸之拘留,要他當隊副。第二天,泰貞逃走,攸之派二十餘人追捕,被泰貞殺死幾個,其餘人不敢接近,就綁架了他的母親。他知道後,便去見攸之。攸之知道他是個孝子,非但沒有定罪,而且賞他萬貫錢,授以隊主之職。後來他在戰場上果然表現得智勇雙全。
雙士洛:三國時魏國名吏,官梁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雙彌周:三國時魏國人,任河州刺史,有惠政,深得民心。
雙子符:唐代名吏,曾官州刺史,德高望重,瀛、呂二州民爭伏闕請之。

郡望

天水郡:西漢初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堂號

和易堂:源出宋朝時,雙漸為漢陽知事,為官和氣,易於接近,有古時循吏的風度。

補充糾錯
上一姓氏:
下一姓氏: